-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菜肴名称词汇分析
中国菜肴名称的词汇分析
摘 要:大部分菜肴名称都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与菜肴的艺术化命名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命名方法、词汇的构成和词汇中突显的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菜肴的名称。首先,具体概括了菜肴命名的方法和依据;其次,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构成菜名的词汇特征;最后,揭示了菜名所突显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菜肴名称 词汇 构成 饮食文化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自古就有尚礼的传统。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中国人在每次社交或宗教活动之后都伴有筵席,并且认为宴会是表示友谊的最高形式。”而且我们有着独特的饮食风尚和习俗,食品自古就香飘五洲四海,很多外国朋友都称我国是“烹饪王国”。2003年4月1日,“地球与人类健康饮食国际论坛”通过了以食圣袁枚的诞辰――3月25日为“国际中餐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中华饮食文明历史地位的提高,并有力地推动了“中餐走向世界”的实际行动。
我国是个饮食大国,大部分菜肴名称都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与菜肴的艺术化命名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名称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它注重词语的意义,讲究词语的运用,但绝不是一味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是从平淡中见新奇。从搜集来的菜肴名称可以看出,它所运用的词汇,大多是日常所见的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本文将从菜肴名称的命名方法、词汇的构成和词汇中突显的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菜肴的命名方法
中国菜肴名称可谓绚丽多彩、千姿百态,这与丰富多样的命名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命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一)原料类
直接用原料来命名是中国菜肴普遍采用的命名方式。以这种方式命名的菜肴,可以从名称上直观地看出是采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原料可分为主料、配料和调料。在这类菜名中,主料是必不可少的。主料的名称可在前、在后,也可出现在中间,它的位置比较随意,也与配料或辅料的名称有关。配料或调料,是用来强调菜肴中所使用辅助性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味道的独到之处。这菜类肴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
1.主料―主料:鸡槌海参、白肉血肠、鸡蓉鱼骨、鹌鹑茄子、枸杞头肉丝。
如“鸡槌海参”中,鸡槌就是向一方推成鼓槌状的鸡腿,它和海参都是主料。“枸杞头肉丝”中,枸杞头即枸杞的嫩叶,它和肉丝数量相当,同为主料。用以命名的主料通常为两种,也有以三种主料来命名的,但比较少见。如“枸杞青豆鸡米”。
2.主料―配料:鲶鱼炖茄子、人参鹿茸羹、厚菇芥菜。
3.配料―主料:北芪木耳鸡、黄芪柏子羊肉、人参羊筋、龙井虾仁、樟茶鸭子。
4.调料―主料:碧波鳜鱼卷、咖喱鸡块、酸辣狗肉、冰糖湘莲、红油肚丝。
如“碧波鳜鱼卷”中的“碧波”是加入了含菠菜汁的调料。
5.调料―配料―主料:奶汤竹荪鲍鱼、茄汁花生里脊丁、白汁八宝鱼脯、糖醋豆腐虾仁球。
如“奶汤竹荪鲍鱼”中,“奶汤”是调料,指一种高汤,味鲜,用在菜肴中起调味的作用,“竹荪”是配料,“鲍鱼”是主料。
(二)属性类
这一类是主要根据菜肴的属性,即色泽、香气、味型、性状、质感或声音而命名的,反映了菜肴的风味特色。这类命名在菜肴命名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其中以色泽和性状而命名的占优势。如“红棉虾团、白玉鸡脯、鱼香肉丝、怪味鸡块、夜香冬瓜盅、菊花全蝎、提篮鱼、象牙里脊条、羊紫果肝、翡翠羊蹄筋、花月里脊丝、松鼠鳜鱼、水晶肴蹄、镜箱豆腐、珊瑚鳜鱼、珍珠圆子、蝴蝶飘海、双鸽吞燕、糖醋咕噜肉”。
如“白玉鸡脯”,色如白玉而得名。“夜香冬瓜盅”,冬瓜盅上有夜香花装饰,使菜品有阵阵幽香而得名。“怪味鸡块”,怪味兼具咸、鲜、甜、酸、辣、麻、香七种滋味和香味,而且各种味道有机地融为一体,处于“平等”的地位,既能尝出每一种味道,而又没有一种起主导地位的味,各味之间互不掩盖,而是相得益彰。厨师们一时难以找到准确反映这种味道的词语,于是以“怪”字概之,取名为“怪味”。“蝴蝶飘海”,又名“蝴蝶过河”,以乌鳢即才鱼为主料,因才鱼像白色的蝴蝶而得名。“糖醋咕噜肉”,此菜因不需吐骨,嘴嚼后可咕噜地吞下去,所以就形象地把它称作咕噜肉。
(三)人名、地名和数字类
1.包含人名称谓的菜肴名称
(1)菜肴名称中包含的人名为菜肴首创者,或者经过名人的宣传后得以广泛传播,并由此得名。这类菜肴名称一般都包含有典故。如“文思豆腐、大千干烧鱼、组庵鱼翅、皮条鳝鱼、麻婆豆腐”。
“大千干烧鱼”是世界著名的国画大师、美食家、蜀人张大千先生的家传名菜。干烧鱼是他久居欧美和台湾时嗜爱制作的思乡菜之一。“皮条鳝鱼”原名“竹节鳝鱼”,据说由曾友海改进,而曾的小名叫皮条子,人们便以其乳名称呼此菜为“皮条鳝鱼”。
(2)因菜肴自身的特点或寓意,与历史人物或者典故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