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改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病理改善有效率为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上皮和固有腺体萎缩,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并有癌变倾向,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临床上普遍采用抗幽门螺旋杆菌(Hp)、保护胃黏膜和促进胃动力的三联疗法治疗,收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副作用较为常见。笔者于2010年3月~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2010年3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患者116例,均经胃镜及胃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18~66岁,平均(37.4±12.7)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3.4±1.3)年;萎缩性胃炎轻度32例、中度19例、重度7例;肠腺上皮化生11例,非典型增生8例;HP阳性27例。对照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9~65岁,平均(36.6±13.2)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病程(3.7±1.6)年;萎缩性胃炎轻度33例、中度17例、重度8例;肠腺上皮化生12例,非典型增生9例;HP阳性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理分级及HP感染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上海会议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辨证属于肝郁犯胃型,脾虚湿热型,心脾两虚型和胃阴亏损型。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静滴奥美拉唑钠(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g,2次/d;口服阿莫西林(由武汉合中化工制造有限公司生产)20mg/次,1次/d;甲硝唑(由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胃汤加减,组方为:柴胡15g、丹参20g、党参15g、陈皮15g、茯苓15g、广木香15g、白术12g、香附12g、白芍30g、蒲公英30g、甘草6g。随症加减:肝郁气滞者,加青皮、佛手、紫苏梗各15g,以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寒邪伤胃者,去丹参加炮姜12g,桂枝lOg,陈皮15g,吴茱萸6g,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伤胃者,加神曲30g,鸡内金15g,山楂25g,谷芽20g,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瘀血停胃者,加延胡索、银杏叶各15g,蒲黄、三七各10g,五灵脂12g,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湿浊阻中者,加藿香、苍术、厚朴各15g,制半夏12g,白蔻仁12g、以芳香化湿,醒胃止痛;胃阴亏虚者,加玉竹、石斛各15g,生地10g,麦冬12g,以滋阴养胃,和中止痛;中焦虚寒者,加炙黄芪30g,肉桂、砂仁各10g,干姜12g,以温中健脾,暖胃止痛。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4周为1疗程。
1.3.2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疗效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进行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4]:①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胃镜下黏膜炎症转为轻度;②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胃镜下黏膜炎症好转;③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胃镜下黏膜萎缩好转,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④无效:临床症状、胃镜检查无改变甚至恶化。病理疗效标准:痊愈: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显效: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2个或2个以上级度;有效: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甚至加重者。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