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英文新闻标题语言对比研究
中英文新闻标题语言的对比研究
摘 要:新闻标题凝练鲜明,是新闻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了解新闻,新闻可以通过标题宣传思想。本文旨在对现有的新闻语言差异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分析总结中英新闻标题语言间的异同,从而为个人学习和课堂教学带来启发。
关键词:新闻标题;中英新闻;新闻语言;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8-0162-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3.043
1 . 引言
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有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新闻语言。中英文新闻语言由于文化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等原因存在大量的不同。在中国,阅读英文新闻逐渐成为新的学习渠道,因新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现代感,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及了解外国本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现今许多教学创新模式都在强调英文新闻阅读之于学生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对中英新闻进行比较研究,从新闻的灵魂――标题入手,窥探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并向中文新闻语言使用者和阅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引。
2 . 新闻语言与对比研究现有成果
2 . 1 新闻语言的定义
蓝鸿文(1989)在其著作《新闻语言分析》中指出,新闻语言是语言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段业辉(1999)在《新闻语言学》中对新闻语言的定义做了补充,指出新闻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语言包括消息语言、通讯语言和评论语言,狭义的新闻语言则仅指消息语言。
新闻语言的重要性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前总编埃文斯(Evans)所说,任何一位语言大师对语言的影响,都不可能像新闻记者的语言影响那样广泛,那样巨大,那样深远(吴建清,2005)。
2 . 2 比较新闻学与中英新闻语言对比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植根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首次以“比较新闻学”为题的是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埃文森教授与戈尔顿教授合撰了《比较新闻学》,该书将世界报业一分为三:西方世界、第三世界、共产主义国家,并收录了大量实例。在中国,1994年由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进行横向对比;而1994年樊凡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则从多学科、多侧面进行研究;1997年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将中外新闻理论、文化、业务三方面加以对照;1999年童兵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对中西新闻的历史、编辑方针、传媒组织框架、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观念等方面进行了平行比较(马春娜,2006)。
各学者在中英新闻语言对比方面也各有建树。如吴建清在《从一般性报道谈中西方新闻语言比较》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新闻语言的特色和风格,写作方法和技巧;郭可撰写的《中西英文标题语言比较》从中西新闻标题形式、语言特点和内容入手,为读者展现了新闻标题的独特魅力;《中英新闻语言文体学对比研究》这篇硕士论文可谓另辟蹊径,作者李由从语言文体学角度分析了新闻语言的文体特征,给出了大量翔实的数据,为后来研究者带来很大的启发。
本文主要以新闻标题为切入点,分析中英新闻标题的异同。
3 . 中英新闻语言异同的归纳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整理,我们对中英新闻标题的异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可归纳为如下表格:
下面将对以上表格加以详述:
3 . 1 中英新闻标题的相同之处
3.1.1 相同的标题准则
中英文新闻语言的使用都是为了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资讯:英语新闻媒体遵循“ABC”的新闻规则,即报道内容准确(accuracy)、语言文字简洁(brevity)和结构条理清晰(clarity)。而中国的新闻媒体遵循的是“准确、简洁、通俗、具体”。
所以,中英新闻标题都遵循准确、简洁、易懂的准则。
3.1.2 均喜用“新”词
“新”是新闻语言的生命。为使读者了解最新的新闻,所有反映当今热门话题的词语都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英汉新闻标题选词都会出现大量的热门词汇。新词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创,二是从其他语言借用(陈丽昭,2002;澹台林琳、耿耿,2009;梅婷,2011)。
例1:英文新闻标题Telecoms made in China put Britain ‘at risk of cyber-attack’ (《泰晤士报》2013年6月5日);中文新闻标题《避免让“删帖”成为一种权利本能》(《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4日)
其中,“cyb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