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心律失常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docVIP

中药抗心律失常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抗心律失常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中药抗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1.7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152-07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病症,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1]。虽然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不断研发带来临床获益,但心律失常仍是棘手的问题之一[2]。中医药治疗因能够对病人进行整体调整,且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干预效果而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抗心律失常中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1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惊悸、怔忡、厥证”等范畴,即包含“惶恐、惊惧”的精神方面症状,“心中跳动,不能自已”的自我感觉症状,或突然发作晕厥或猝死。现代研究中多称为“心悸病”。经过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不断完善,目前概括其病因为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失调、房劳过度、他病失养、药物影响。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血阴阳虚为本;痰饮、水气、气滞、瘀血、火热为标。   2 治法方药研究   目前治疗以内科方药口服为主,除《神农本草经》及《太平圣惠方》中提出治疗惊悸通用药物,如:人参、薇衔、柏实、茯苓、厚朴、羚羊角、天鼠屎、桔梗、旋覆花、荩草、朱砂、茯神、龙齿、沙参、龙胆、远志、银屑、紫石英、金屑等,目前多采用补益气血、益气温阳、清心除热、行气解郁、养心安神、祛痰化饮、活血化瘀等法治疗,常用方药见表1。   3 经典方的研究   3.1 补益气血法 目前研究多在归脾汤基础上加减,该方化裁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优于普罗帕酮(心律平),归脾汤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室性早搏优于单纯胺碘酮,并可减少胺碘酮用量[3,4]。归脾汤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单纯美托洛尔有效[5]。   3.2 益气养阴法 该法代表方生脉饮在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精神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肌病、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损伤及复苏后的心脏均有保护作用[6-14]。基础研究证实,生脉注射液(散)可开放心肌线粒体KATP通道,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mRNA水平,增加其活性,减轻细胞内氧化应激所致的DNA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升高心脏缺血时一氧化氮水平,增加过氧化物酶(SOD)活性,减少丙二醛水平,增高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消除心肌细胞的非同步除极和延迟传导的生物电活动,增强心脏的电稳定作用[15-21]。而其抑制快速心律失常可能与增加Ca2+-Mg2+-ATP酶活性有关[22]。心肌梗死动物模型中发现,生脉饮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心脏重构、减少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提高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颤动阈值,抑制心室颤动发生[23]。   3.3 阴阳并补法 该法以炙甘草汤为代表,在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药物或蛇毒素造成的心脏损害、电活动紊乱均有较好效果[24,25]。研究发现,单用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无论辨证与否均优于单纯口服阿托品[26,27]。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β受体功能亢进等,炙甘草汤对气阴两虚型及未辨证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8,29]。在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炙甘草汤和胺碘酮、美托洛尔疗效相当,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心房纤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也有一定的纠正作用[30-32]。关于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发现[33-38],加减炙甘草汤与莫雷西嗪、胺碘酮、普罗帕酮疗效相当[39-41],优于美西律[42]。在心律平治疗无效的患者,炙甘草汤合苦参汤仍可有效控制顽固性室性早搏[43]。   基础研究证实,炙甘草汤对乌头碱、氯化钙、肾上腺素、缺血再灌注、奎尼丁中毒、低钾低镁、组胺触发及电刺激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44-50],不仅可改善气血两虚大鼠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最大下降速率、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可延长心律失常的潜伏时间,缩短其维持时间[44],降低P选择素、内皮素及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持续高表达,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房纤颤的发生[51],另外,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L型Ca2+通道电流(ICa),抑制外向钾电流(Ito)使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减少跨壁复极不均性及跨壁折返微环路的形成,抑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52-54],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与改善窦房结恢复时间,心脏固有心率,缩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