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研究进展

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摘要】中药湿敷治疗湿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应以清热化湿处理,以杀虫和止痒为佐,重点放在湿敷处方应用根据皮损程度、渗出。慢性湿疹的治疗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考虑湿热余邪的致病因素消除,并根据皮肤破损肥厚和干燥等程度进行相应药物配伍。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升降沉浮和所归经络中灵活的使用药物。本文回顾了文献,总结了各种经验,并讨论了不同病程的用药差异,研究了目前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湿敷;湿疹;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湿疹是一种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性病变、瘤严重瘙痒、渗出倾向及反复发作。该病临床治疗困难,缠绵难愈,对患者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影响。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保护剂等药物治疗,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起效,但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并且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1]。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湿疹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文献,总结了各种经验,并讨论了不同病程的用药差异,研究了目前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   中医对治疗湿疹疗效独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没有“湿疹”病,但有许多疾病是指湿疹,“疮”、“癣”、“风”,一般称之为慢性癣,糜烂渗出是疮,皮疹瘙痒剧烈是风。在古代的医学书籍中,“浸淫疮”、“奶癣”、“绣球风”是疾病范畴。“浸淫疮”与“急性湿疹相类似,由于部位不同,名称是不同的。儿童头湿疹命名为“拓头疮”。眉部湿疹称为“眉恋疮”和“眉风癣”等。现在被称为“湿疮”。中药湿敷,中医称为“番敷”。近年来,多种皮肤病的治疗都应用中医湿敷,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现代研究表明,湿敷的方法可以使低浓度液体流向高浓度的液体,使外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和炎症。湿敷传导和辐射的影响,减少皮肤发红,局部有烧灼感和抑制周围神经的病理冲动,从而达到止痒的作用。湿敷法有软化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增强通透性,附着于皮损痂皮和肥厚皮损得以去除,从而促进药物吸收。湿敷对皮肤病变的各种疗效,表明其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湿疹特点就是渗出明显,瘙痒严重,有肥厚皮损[2]。   2 中药湿敷根据病程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   临床运用辨证分型治疗湿疹,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础,也是治疗湿疹、用药的依据。湿疹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亚急性三类。在不同的发病阶段,湿疹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根据湿疹的类型和分期,湿敷的配方也不同。   2.1 慢性湿疹―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慢性湿疹呈苔藓样变化,颜色呈暗红色或紫褐色,肥厚粗糙、鳞屑或辙裂,自觉瘙痒为主要特征。此期,病因病机可归纳为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导致肌肤甲错。湿敷治疗上要养血、润燥、祛风、止痒。陈平等在查阅文献后,认为慢性湿疹以养血润燥,祛风法治疗,并清除湿热余邪,代表药物:当归、赤芍、荆芥、桃仁、丹皮、防风、白鲜皮等。   目前,中药外用中有慢性湿疹软膏或多种乳剂,然而,许多临床皮肤科医生指出,慢性湿疹皮损肥大,药物无法深入。这个时期用中医湿敷,对皮肤有软化角质层和水合作用,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并且敷垫能吸收搔抓后皮肤的流滋,软化和清除皮肤或其他附着物,清洁和保护皮肤。因此,中医湿敷治疗慢性湿疹越来越多,取得了良好效果。陈俊杰等在治疗慢性湿疹时,自拟除湿止痒汤(主要成分:生地、白鲜皮、丹皮、地肤子、桃仁、三棱、羲术等)湿敷皮损,有效缓解皮损肥厚。王玉琴等使用参菩白术散加减口服并湿敷皮损治疗慢性湿疹,润泽皮肤,解此时期皮损干燥。李文胜等采用皮洗I号洗液(主要成分:徐长卿、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虎杖、百部、地榆等),祛风除湿,止痒有奇效,治疗慢性湿疹时效果好。近年来,中医湿敷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主要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清热利湿等。此外,还根据皮损肥厚程度,用三棱、地龙、白术、徐长卿等配伍,软坚散结、通络、润燥、祛湿止痒以降低皮损肥厚、皮损干燥、瘤痒等。因此,灵活的配伍及加减疗法能提高中医湿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3]。   2.2 急性、亚急性湿疹―清热除湿、杀虫止痒   在急性湿疹病变多为粟粒大小丘疹和集中,基底潮红明显,明显渗出和瘤痒严重。本病可概括为风、湿、热邪浸入皮肤,湿敷治疗应以清热除湿,杀虫止痒的方法。亚急性湿疹皮损比急性湿疹渗出减少,但仍为中医风湿热渐邪,故治疗原则一样。急性和亚急性湿疹治疗以清热、除湿、杀虫为主,代表药物黄柏、荆芥、苦参、甘草、黄连、白矾、五倍子、蛇床子等。   近年来,中医湿敷治疗急、亚急性湿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一领域的许多著名医者都有治疗该病的经验。赵炳南在治疗急性湿疹,经常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