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中中西药联合应用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诊疗中中西药联合应用问题

临床诊疗中的中西药联合应用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西药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早就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中西药联合应用历来存在着争论,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正、负效应,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应用;正、负效应:毒副反应   随着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深入发展,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药联合诊疗所显现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中西医结合――这一多元模式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科学,使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必然,并且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中药、西药各有所长,相互配合恰当,往往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西药都能同时使用的。若配合不当,轻者疗效不佳,延误诊断和治疗,重者使病情加重或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中成药,70%的量是由西医开出的。虽然医院开展了西学中的培训学习,但仍有少数西医医生对中药性能的了解不够深入, 尤其对目前一些中西药物复方制剂或中成药的组方了解太少,以致造成某种西药成分药物的重复使用,导致了一些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因此,探讨中西药合理的联合应用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在多年药学工作中发现、研究的大量中西药联用处方中的问题,就中西药联用的正、负效应与配伍禁忌总结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1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正效应   1.1证病结合,增效减毒 临床诊疗中的中西药联合应用要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按照各自的理论基础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依病程的不同阶段联合运用中西药,提高治疗效果。抢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先用多巴胺使血压升高至正常范围,然后用中成药生脉注射液维持和巩固疗效,从而改善心肌功能,两者配合使用既有效治疗了急症又加快其预后,值得临床学习应用。   在治疗肿瘤时,患者使用药物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的同时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这些毒副反应按中医辩证施治,多属燥热伤津的阴虚内热证候,治疗使以滋阴润燥清热或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或健脾理气,和胃降逆,多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如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均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合用中成药复方阿胶浆对白细胞减少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1.2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许多中西药联合使用后能够增强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呈现显著的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穿心莲等饮片均具有清热解毒、抑菌的作用,黄连中的小檗碱;黄芩中的黄芩甙;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酯均为抑菌成分,其中金银花、黄芩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黄连、黄柏与磺胺药、四环素合用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时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1]。   1.3临床有效的中西药配合治疗案例 患者男69岁,因心衰合并肾衰入院。经过治疗,心衰得到控制,已可以透析,但患者发热15d不愈,用各类抗菌药物无效,血液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慢性肾衰合并金?S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试验显示患者对万古霉素敏感,但万古霉素为肾毒性药物,综合考虑,只能小剂量使用,但治疗1w无效。   患者每天发热,下午更甚,39℃,无汗,无恶寒,时有咳嗽,喉中有痰声,痰黏不易咳出,口不渴,无食欲,大便3d未解,小便尚可,舌暗淡、苔白腻、稍?S,脉弦细。证属正虚邪恋,不能祛邪外出。治疗宜扶正祛邪并用,予以小柴胡汤加减。   患者服完1剂后,泻下大便3次,体温降至38℃,发热时间明显缩短,食欲增加。服完3剂,患者体温正常,食欲恢复。   2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负效应   2.1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的吸收或改变药物作用 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与复方氢氧化铝、氨茶碱等同服,产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药物的疗效下降或丧失。含有鞣质的中成药感冒片、七厘散、舒痔丸等,与乳酶生、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及利福平等同服,因鞣质的吸附作用,前者与西药在肠道内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排泄,导致肝内血药浓度增高,严重者会导致中毒性肝炎[2]。含有酒精的中成药(风湿骨痛酒、国公酒等),不宜与苯巴比妥钠、安乃近、华法林和苯妥英钠等同用,因为药酒中的酒精能增强肝药酶的活力,使这些西药的代谢速度加快,降低药物疗效。   2.2产生或加重毒副反应 含有机酸的中药(乌梅、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等)以及其中药制剂,不能与磺胺类药物和碳酸氢钠同服。因为长期服用磺胺药需同时服用碳酸氢钠来碱化尿液,以防止磺胺药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而有机酸可对抗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磺胺药对肾脏的毒性[3]。患有心脏病与胃病的患者,若将地高辛与中成药胃痛散同服,由于胃肠蠕动的减慢,会使机体对地高辛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