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期鄱阳湖诗歌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时期鄱阳湖诗歌初探   [摘 要]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又是烟波浩渺、美景如画、生态良好的风景湖。六朝时,或称南湖为南湖、彭蠡湖、宫亭湖,令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美文墨宝。笔者初步从收集到的六朝时12位诗人描写的15首鄱阳湖诗歌入手,试图探究他们创作的诗歌内容、特点和艺术手法。   [关键词]六朝;鄱阳湖;诗歌   [中图分类号]D0;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2-0112-05   [作者简介]王胜奇(1982―),男,江西鄱阳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监察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Abstract: Poyang Lake is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and a scenic lake with a wide expanse of mist-covered waters, picturesque landscape and good ecology.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so many men of letters have left many beautiful writings and calligraphy. The author collects from the Six Dynasties 15 Poyang Lake poems by 12 poets,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ir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methods.   keyword: the Six Dynasties; Poyang Lake; poetry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又是水质清澈、烟波浩渺、美景如画、生态良好的风景湖。六朝时期鄱阳湖或称为南湖、彭蠡湖、宫亭湖,令许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并留下了众多关于鄱阳湖的美文墨宝。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六朝时共有12位诗人对鄱阳湖进行过诗歌描绘,共留下15篇诗作。这些诗歌分别是:湛方生的《帆入南湖》和《还都帆》、陶渊明的《游斜川并序》和《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鲍照的《望孤石》、谢庄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范云的《泛宫亭湖》、刘孝标的《江州还入石头》、萧纲的《应令》、朱超的《咏孤石》、朱超道的《咏孤石》、惠标的《咏孤石》、刘删的《泛宫亭湖》。下面笔者将从六朝时鄱阳湖诗歌作者的特点、内容和艺术三个方面逐一进行浅析。   一、诗歌的创作者   笔者发现,六朝时共有12位有名有姓的作者对风景秀丽、烟波浩荡的鄱阳湖进行过诗歌描画,并留下了15篇诗歌。按照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他们分别是湛方生(2首)、陶渊明(3首)、谢灵运(1首)、鲍照(1首)、谢庄(1首)、范云(1首)、刘孝标(1首)、萧纲(1首)、朱超(1首)、朱超道(1首)、惠标(1首)、刘删(1首)。通过罗列以上12位六朝时鄱阳湖诗歌作者及其创作的作品,笔者发现有以下特点:一是整体上来说,关于鄱阳湖的诗歌的创作者较少、创作数量偏少,除了湛方生创作了2首有关鄱阳湖的诗歌和陶渊明创作了3首有关鄱阳湖的诗歌外,其他十位作者每人只创作了1篇。二是鄱阳湖诗歌的创作者身份不一,既有身高位尊的梁简文帝萧纲,又有一生沉沦下僚不得志的鲍照;既有凡尘俗世的芸芸众生,又有远遁尘世的逍遥高僧惠标;既有才华横溢的文德殿学士刘孝标,又有田园诗祖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三是鄱阳湖诗歌的创作者成就风格不一,既有宫体诗倡导者萧纲,又有山水诗开创人谢灵运;既有善于五律、诗风平淡隽永的湛方生,又有擅长乐府、诗风俊逸豪放的“元嘉三大家”鲍照;既有高才博洽、名亚迁、董的范云,又有奇才异士、声震岭左的刘删。四是鄱阳湖诗歌的创作者生活的朝代不一、跨度较大,几乎六朝中的每个朝代都有一位诗人。他们之中既有生活在东晋时代的湛方生,又有生活在刘宋时期的谢灵运;既有生活在南朝萧齐的范云,又有生活在南朝陈朝的惠标;既有生活在东晋至刘宋时期的陶渊明,又有生活在南朝梁陈时期的刘删。五是有两组诗人5位作者描写鄱阳湖的同名诗歌。范云与刘删均有描写鄱阳湖的同名诗歌《泛宫亭湖》,而且两首诗歌仅有3组“承”与“乘”、“荡”与“?辍薄?“飘”与“?r”六字之异,意思基本相同。同时,朱超、朱超道和惠标均有关于描写鄱阳湖的同名诗歌《咏孤石》,其中朱超、朱超道可能是同一人,虽然以上两位诗人的生平均不可考,但是名字只差一个字,而且诗歌描写的内容一样,字句雷同,只是有2组4个字“霞”与“石”、“华”与“高”不同,风格亦颇为相同,故笔者推测二位可能是同一个人,诗歌可能为同一首诗,只是后人誊录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