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阮刻本论语注疏看四库本校勘价值
从阮刻本《论语注疏》看四库本的校勘价值
摘 要: 历来学界对四库全书版本价值褒贬不一,今笔者以阮刻《论语注疏》为底本,与四库本对校,发现阮元《校勘记》中许多已列出诸本异同或标明诸本误、脱、衍、阙之类,在四库本中却不误,又四库本有不少异文与宋椠本、刘氏玉海堂影元贞本相合,此又可补正阮刻之讹脱,并借此重新认识四库本之校勘价值。今笔者就校勘问题稍作举隅,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论语注疏》 阮刻本 四库本 校勘价值
宋元以来集解正义合刊本《论语注疏》主要有三个系统:一、以南宋蜀大字本《论语注疏》十卷(简称“蜀本”①)为代表,现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这个系统的本子尚有元贞本,杨守敬在日本访得元元贞丙甲(二年1296)平阳府刻《论语注疏解经》十卷,著录于《日本访书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贵池刘氏玉海堂影刻此本②(简称“玉海堂本”)。二、以南宋绍熙浙东庾司刻本《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为代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以十行本《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为代表。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元刊明修本。嘉靖李元阳据十行本重刻,称“闽本”,万历北国子监翻刻闽本,称“北监本”,崇祯毛晋又据北监本刻,称“毛本”。乾隆四年武英殿据北监本刻,称“殿本”,四库全书又据其抄写。同治十年广东书局覆刻殿本(简称“广东本”),虽曰是外聚珍,亦多存殿本原貌。各版本关系如下表:
据《校勘记序》引据各本目录知,阮氏校勘《论语注疏》底本为十行本,参校闽本、北监本、毛本等。所用版本虽已不少,却未用殿本和《四库全书》本作对校。未用殿本,可能是认为此清刊本参考价值不大;而未能用《四库全书》本,其原因盖有二:一、《四库全书》深藏内府专供御用,虽后来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三阁供士子查阅,但真正登阁阅读之人非常有限。二、阮元重刊《十三经注疏》时在江西南昌,前往江浙三阁检阅极为不便。四库本为抄写本,加之在抄写时有删改情况,故后之学者多对其不予重视。然却不能一概而论,就《经》、《史》而言,其版本价值还是很高的。今笔者取中华书局本《论语注疏》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作对校,发现在阮元《校勘记》中许多条目正与四库本相合,复以此与蜀本、玉海堂本相对,又若合符节。而蜀本与今传世各本非一系统,其渊源更早,多保留宋本原貌。惜阮氏未见,今正可补正。又据《四库全书荟要总目》云:“内府刊本缮录,据明国子监本、毛晋汲古阁本及诸家所勘宋本恭校”,这说明四库本乃至殿本确是用过较善的版本和相关史料精校过。通过文字校对,笔者发现四库本有不少地方可补正阮刻之讹脱。有些可能不是阮刻沿袭底本之误,而是重新刊刻时误增,这些亦可据四库本校正。总之,四库本对于刊正阮刻之误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由于篇幅有限,只能将各类异文情况略举数则加以说明。
一、以下为阮元《校勘记》已列出的诸本异同或标明诸本误、脱、衍、阙之类,而四库本不误者。
(一)阮元《校勘记》引文有异处,四库本多与引书原文一致。
1.疏: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经术不明,不如亲耕。(解经序)
案:亲耕,四库本作“归耕”。蜀本、玉海堂本、广东本同。阮元《校勘记》:“《汉书》‘亲’作‘归’。”今检《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实作“归耕”。“归耕”谓回家耕田,意指辞官回乡,如《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是其例。“亲耕”多指帝王亲自到田间耕作为民示范,表示重农,如《礼记·祭统》“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以义考之,当作“归耕”为是。
2.《后汉·儒林传》云:“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昌《鲁诗》、《论语》,举孝廉,除郎中。”(解经序)
案:昌,四库本作“习”,蜀本、玉海堂本、广东本同。阮元《校勘记》:“闽本、北监本、毛本‘昌’作‘倡’。案古‘倡’字或省作‘昌’。《周礼·乐师》‘遂倡之’注‘故书倡为昌’,《广雅·释诂一》‘昌始也’。疏中古文罕见,当作倡为是。按《后汉书·儒林传》‘昌’作‘习’。”今《后汉书·儒林传·包咸传》:“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古倡、昌在倡导、首倡义上通,读曰唱。若为“倡”字,言倡导《鲁诗》、《论语》与前云“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似不成义。各本皆作“倡”,为何底本作“昌”不作“倡”,愚以为“昌”乃“习”之形误字,昌与习之繁体“习”两字结构近似,盖上“羽”刻板模糊漫漶成“曰”遂误作“昌”,不明者又以为“昌”为“倡”之省字,或改作“倡”,其实不然,当为“习”不误。
3.《文王世子》云:“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郑玄云:“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时阳用事则学之以声,阴用事则学之以事,因时顺气,于功易也。”(学而第一)
案:时,四库本作“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体机-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220说明书.pdf VIP
- BS EN 60079-32-2-2015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中国农业银行超柜业务及账户管理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VIP
- 第三章第一节SOLAS公约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精品课程 ....ppt VIP
- 小学田径教学教案全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