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手法运用看梁衡散文特点之综述.docVIP

从修辞手法运用看梁衡散文特点之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修辞手法运用看梁衡散文特点之综述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看梁衡散文特点之综述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通过对陶渊明等经典之作的独特解读,道出了一个人心理的最佳状态,永是平和自然,永葆一颗平常心。这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不为权、财、名、苦所累,永葆一颗平常心的人生境界、人格追求、人性自由。他的思考已穿越生死,并独具美感。   【关键词】梁衡;散文;特点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协特邀理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有人说,“在我们平庸的生活中,读梁衡的散文常常使我们高尚许多”。现今的泱泱书海,有太多的平庸、太多的萎琐、太多的小情调、太多的随波逐流,让我们感悟和亲近高尚的不是很多。梁衡的书却很洁净、透明、高尚和优美。他以那颗深情而本色的心感动着读者,以那些伟大人格的宗教般神圣净化着读者。让我们看一看大家大师们的评说。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严寅贤评说:梁衡老师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他有一句名言:文章为思想而写。所以,他的文章都是用心、用情写成的,他的散文堪称大散文,文质兼美,十分耐读,在当代中国,在当代学生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我和我的学生至少15年前就开始读梁老师的散文,至今不辍,获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翟小宁评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声音,是文化的基因。这富有灵性的文字,是有呼吸、有情感、有生命、有灵魂的。与这样的文字对话,就是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呼吸、情感、生命与灵魂!面对内涵如此丰富的母语,我们又怎能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亲切地吟咏,深切地品味,自由地书写,去领略母语世界的美好风光呢?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评说:名家的散文可能催人泪下,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可能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也可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会感到热血沸腾;读巴金的《小狗兄弟》可以体会到人性泯灭的悲剧和心灵煎熬的痛苦;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能够启发我们思考生存与灭亡;读冯骥才的《珍珠鸟》可以感受到信赖的美好,等等。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郑晓龙评说:梁衡先生是我崇拜的散文名家,他写文章非常认真,常常一年只写几篇,但每篇一经发表就颇有影响。   散文家的作品中出现修辞手法可谓无一例外,作为“经营派”的梁衡更是将各种修辞手法融为一炉,在其这类作品中俯仰顾盼,比比皆是。如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周恩来“他像一头牛,只知道负重,没完没了地受苦,有时还要受气......他像老母鸡以双翅护雏,防老鹰叼食一样尽其所能保护干部......他像扛着城门的力士,放不下,走不开。”生动的比拟,写出了总理的身苦、心苦,但却劳而无怨的人格魅力;如富有气势的排比,写诸葛亮“假如他生在古周、大唐,他会成为周公、魏征;假如上天再给他10年时间(活到63岁不算老吧),他也许会再造一个盛汉;假如他少点愚忠,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又建一个什么新朝,”三个假如,写出了作者对大智、大义、大德的伟人未尽其才的深深遗憾,更进一步写出了对后世的震撼。   另外,梁衡还擅用对比,对人物、事件进行多侧面的刻画。有古今之比,还有政治家(邓小平)与诗人(屈原)之比,科学家(居里夫人)与政治家(诸葛亮、毛泽东)之比,词人(柳永)与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比,词人(柳永)与皇帝(秦皇、汉武)之比,中国人与外国人之比,人的情趣、心态、生命历程与自然界种种物象、情态之比,伟人的高洁人格与时弊相比等等。   再如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季羡林大师提出了一个看法:在中国散文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