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认知世界角度分析语篇连贯
从认知世界的角度分析语篇连贯
摘要 语篇连贯作为语篇分析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语篇连贯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透过认知世界,试图通过理想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的相关观点来分析语篇连贯。
关键词 语篇连贯 认知世界 理想认知模型 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ohe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World
YIN Zhen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Coher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s in the field of discourse analysis. It has always been the hot spot in linguistics. Different linguists have made various explanations and analysis about coherence. This thesis will try to analyze coherence from the aspec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views about ICM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Key wordscoherence; cognitive world;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background knowledge
0 引言
不同学派的语言学家对语篇的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语篇作出了研究。
Halliday认为,语篇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它与句子和小句的关系不在于语篇的长短,而在于衔接。(Halliday, M.A.K., Hasan, R.,1976)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篇是有自身结构的静态的语言单位。因此,语篇研究可以从分析结构、规则、句序等方面入手。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篇能够体现社会功能,强调语境与语篇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不少学者对口语语料分析、语言使用规律等感兴趣。心理语言学家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语篇(口语和书面语)的生成过程和模式,以及理解的心理机制。
笔者认为,语篇其实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片段。它的长度是任意的,可以长也可以短;它的形式是任意的,可以是书面语也可以是口语,可以是独白也可以是对话。
近年来,对于语篇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素、词汇、形态、句子和语篇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连贯作为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也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必须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才能对语篇连贯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因为语篇连贯不仅是靠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取得的,更是靠心理上的连贯性取得的。本文即将从认知世界的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分析。
1 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语篇连贯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现代语言学诞生之前,应该是前苏联语言学家和。他们倾向于从语言结构上的衔接手段或逻辑衔接手段(如并列、对应、分解、分指、重复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把连贯与衔接看成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不能分离。
1.1 连贯的概念
Van Dijk(1977)认为,连贯是话语的一种语义特征,它依赖的是每个单句的解释与其他句子之间的联系。 Hobbs(1979)认为,语篇连贯与否取决的不是表面上的形式连接,而是取决于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理解。Beaugrande 和Dressler(1981)则认为,连贯性就是语篇世界的各组成部分,即语篇深层的概念和关系的组合,以某种方式使彼此之间具有可及性和相关性。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篇连贯性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他们在语篇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心理操作法。Yule(1983)对连贯所下的定义是:“我们连接各话语意义时所使用的经验中熟悉而可预期的种种关系,尽管这些连接不一定(在语言上)明确注明。”Brown和 Yule (1983)认为连贯是外在于语篇的,人们解读一个语篇首先假定它是连贯的,然后再运用推理来理解语篇。Crystal(1985)认为连贯指的是“语篇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pdf VIP
-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6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方案可研报告(EMC).docx
- NHA-509稳态工况法工控柜安装手册V1.1.doc VIP
- 办公设备采购(电脑、打印机等)投标方案.docx VIP
- 南华NHA509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操作规程24页.pdf VIP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可打印).docx VIP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表格-全部带公式-准完美版.xls VIP
- PLC控制的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报告讲解.pdf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