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集结号下的上海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牌集结号下的上海梦   如果今天需要给上海提一个问题,应该是“上海向何处去”。这座历经辉煌和风雨的城市,贴上了国际大都市的标签。它的繁华和富贵一度缔造了上海滩的精彩和传奇,也成就了这座城市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   2018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的魅力。按照常规的眼光看,这届活动与上海举办的其他大型活动并无差异,但联想到近年来品牌国策的频出,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上海的举动。同时,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发令枪已经发出。   有人猜测上海要搭上历史的顺风车,也有人认为这是上海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的转型。无论什么样的说法,都直指一个问题:上海潜在的没落危机是存在的,但上海想保持崛起的意愿是强烈的。   历史总是这么巧妙,上海曾以品牌经济而闻名,当它再一次转身的时候,依然是以品牌之名,这座曾经风头无二的城市,将再一次驻足长三角翘首中国,向全国发起品牌进军的口号,上海希望再次成为品牌绽放的圣地,而它的梦想也不止于此,重引风潮,它渴望为全国的品牌盛宴带来又一场新春。   品牌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屡屡曝光的热词,新上海的城市形象呼之欲出,“上海向何处去”是考问未来的一道命题作业。当时间和机遇不再独宠上海,当危机感越来越强烈时,品牌兴城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但这把“钥匙”能打开“上海向何处去”的谜团吗?   繁华深处夜来香   1944年,24岁的歌手李香兰来沪主演一部影片,到百代公司录制影片主题歌,无意中在音乐家黎锦光的办公桌上见到了《夜来香》的歌谱,一试唱效果出奇地好,从此《夜来香》成了李香兰演唱会的必唱和压轴之作,此歌也把她的艺术生涯推至巅峰。   上海成就了李香兰,和李香兰相似的是,彼时的上海刚经历一段长长的巅峰期。   剖析上海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上海的繁荣和地缘优势密不可分。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上海成为列强进行资源掠夺和产品倾销的重要据点,贸易经济由此而兴。1842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那时的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遭到帝国主义的各种掠夺。但做出海贸易的精明商人不会忽视上海这座城市,他们带着巨额资金、大宗商品蚁聚上海,觥筹交错之间,成就了上海金融、贸易和特有的经济繁荣。上海滩蜕变成人人向往的东方明珠。   “十里洋场一朝梦、梦回千里忆上海”――“十里洋场”让老上海声名赫赫,曾经繁华的不夜城有闻名遐迩的外滩、黄浦江畔,也有后来繁华的南京路。今天保留的一些历史图片依然能感受到当时上海街头的热闹。   1927年至1937年的“黄金十年”更是让上海一时风头无二,“东方巴黎”的风采一度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一枝独秀,甚至与同时期的诸多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也更胜一筹。   彼时,同样是上海品牌的黄金时代,随处可见的广告牌让这座城市更具国际化大都市的商业气息,品牌崛起为上海之繁华贡献了最磅礴的力量,那是品牌集结号下的上海,也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这也为后来的品牌兴城埋下了伏笔。   专栏作家贾葭在评价上海时写到:“飘扬在外滩的《东方红》报时乐曲时刻在提醒着上海,这座城市已经今非昔比。十里洋场时代的上海已然是枯黄的历史底稿,但却为今日之繁华上海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留下一系列以老上海为题材的纪实性作品的知名作家程乃珊曾说,其实老上海除了百乐门的舞女和穿黑褂子的青帮,还有很多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很多理念和做法在当时就是极其先进的,比如上海的制造业、服务业、就业、大学的改革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上海知名度的提升,向沪而生的企业不断,上海逐渐提高入沪门槛,同时淘汰附加值低的产业。被拒之门外的企业抱怨上海是总部经济,嫌贫爱富;勉强残存下来的小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生存不易。   被拒之门外的企业大多没有打道回府,而是退而求其次,在上海周边立足。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胼手砥足辛勤劳作,最大限度地就近利用上海的资源,养精蓄锐,期待有一天重返上海商圈。   渐渐地,上海周边的厂房聚集成产业,产业发展成产业链,产业链发展成产业集群,繁荣了长三角。上海的高冷给周边地区输入了大量产业集群,这一无心插柳之举促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兴起,上海悄然成为众星捧月般的群主。   20世?o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0世纪90年代上半段,当浦东开发还处在“基础开发”阶段时,它对周边地区的体制创新示范效应和商业机会外溢效应已经得到显著的发挥。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浦东进入“功能开发”阶段后,它为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带动其发展的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那首《夜来香》犹在耳畔。   “贵族”意气渐消   然而,今天的上海面临着发展的尴尬期。   上海是不是一座正在衰落的城市?这是知乎上的问题,也引发了无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