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拓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5年前,他大学未毕业在中央电视台实习时,从电视节目现场观众席位上嗅到商机,投身创业。他根据电视栏目组需求,为节目招募“精准”观众,在大众与电视栏目之间架起桥梁。5年多来,他创建的观众网,历经艰辛运营,线上线下发力,逐步被打造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020观众文化平台,形成观众大数据,观众点评,观众调研的中国观众网络电视互动社区。
央视实习生,观众席位上发现商机
观众网CEO兼首席执行官张拓是个85后,来自湖南省邵阳市的一个偏远小镇,是个真正的草根青年。2005年夏天他高中毕业,顺利考入北京吉利大学商务策划师专业。
大学期间,张拓就是个活跃分子,曾先后组织创建3个校级社团。大一时,他就借在央视体育频道做实习生的机会结识了主持人马欣,并成功邀请她前往大学校园做有关奥运知识的宣讲活动。此后,张拓处处展现出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学校社团及社会实践中去,热心于各种公益性活动。比如:组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及向汶川灾区捐款活动等。
在此期间,张拓已开始尝试创业,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名为“方便传媒”的小公司,免费为消费者开发一款购物袋,并将广告植入到购物袋上,以投放广告的形式就得盈利。然而不到半年,他的第一次创业便以失败而告终。
2008年下半年,张拓升入大四时,他先后进入央视体育频道、经济频道等多个著名栏目组实习,并渐渐地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由陌生到熟悉,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一次,张拓在节目现场遇到了大名鼎鼎的嘉宾马云,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时,马云已经是传奇式人物,在互联网业界拥有大量粉丝,也成了众多大学生心目中的超级偶像。而作为实习生的张拓,也是现场观众之一,毫无例外地视马云为导师,更渴望获得与其接触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然而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张拓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马云在台上做演讲,妙语连珠,激情澎湃,而台下观众席上坐着的却多是老大爷、老大妈。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不管马云的演讲精彩与否,始终处于似听非听的状态,感觉枯燥时就昏昏欲睡。
节目录制完成,张拓回到学校,一直都在思考。他后来了解到,那些参加录制节目的老人早已是“现场观众专业户”。一方面,导演急于寻找现场观众,而另一方面,更多的大众想参与节目录制却无机可寻――这是不是一个可以突破的机会呢?为节目录制招募现场观众,在当时还是一个市场空白领域,属于创新项目。
此后,张拓并没有轻举妄动,继续在央视做实习生。他一边搜集来自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招募观众的信息,一边考察市场和可行性,竟吃惊地发现,当时央视所有频道的栏目就有293个,北京卫视也有100多个电视栏目,每年需要的现场观众超过3万人次。更为惊人的是,如湖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大卫视近70%的知名栏目都在北京录制,每年所需现场观众数量超过10余万人次。
于是,张拓再次按捺不住激动心情,萌生了创建一个网站的想法,为大众架起一道桥梁,让大众都有机会,在参与节目制作的同时,还可以与影视明星、文化名人、商业精英等近距离接触,既能给电视栏目组导演解决“观众难寻”的成本和流程等问题,又能提供和满足大众“上电视当观众”的机遇与需求。
创建观众网,抢占“蓝海”艰辛筑梦
起初,张拓并不了解的是,有的现场观众已职业化,参加节目还有机会获得50元至1000元不等的劳务报酬。应当承认,这个条件对大众参与电视节目的录制极具吸引力。而张拓只是依托于名人明星的号召力和电视屏幕上的出镜机会来吸引人,他希望能借此打开市场。就这样,他毅然选择离开央视实习平台,开始筹建观众网。
2008年11月,张拓带领两个志同道合的学弟,一人拿出5000元钱,在安定门租了一间狭小的房间,3张办公桌是上一个租户留下来的,两台笔记本电脑是学弟们自带的,还有一台电脑是他去中关村花600元钱买来不知几手的破机子。张拓抢在第一时间前往工商局注册成立公司,一边搭建观众网,一边编织业务拓展计划。
然而,在电视行业产业链中,为节目录制现场招募观众的环节,尚属无人涉及的“蓝海”领域。网站搭建起来后,张拓首先想到的是跟中央电视台的各品牌栏目寻求合作,却因为没有影响力而处处碰壁。一是网站没名气,人家不知道观众网;二是团队仅3人,其业务能力更让人怀疑,把招募观众这事交给你,人家不放心。
那段时间,由于运作不得力,张拓经常遭遇对方一口回绝:“不要再打电话了,烦不烦呀?”为了省钱,3个年轻人开始长达数月的“节食计划”,早餐一人吃一个馒头,午餐和晚餐也仅以泡面充饥。每当他看到两个学弟跑完业务回来后,满脸都是疲惫和落寞,自己感觉就要崩溃了一样,快坚持不下去了。
为缓解压力,张拓除了独自去爬山,在山顶上大吼几声,别无办法。次日一觉醒来,他还要召集两个学弟,一起开会商量。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公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