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一些思考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一些思考
“华裔美国文学”和“华裔美国人”
凡是华裔美国人以华裔美国人的视角写的华裔美国人的故事都属于华裔美国文学,其中最典型、目前数量最多的华裔美国文学是有美国国籍、华人血统的作家所写的在美经历或有关美国的作品。至于使用语言,不能只限于英语,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就像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一样,中国文学包括所有用少数民族语言写的文学作品。因此,华裔美国文学既包括 “华裔美国英语文学”,也包括“华裔美国华文文学”。
依此定义,像哈金的《等待》一类的作品不算华裔美国文学,更像是作者把自己有关中国的作品译成英文发表。他是以中国人的视角,写了一个中国故事。当今已经有一批这样的作家,即使他们已经取得美国国籍,他们有关中国的作品如果不反映华裔美国人的视角,就不能算华裔美国文学或“典型”的华裔美国文学。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作品没有价值、不值得研究;我们不应该因归类而排斥任何有价值的作品,阅读、介绍、评论作品本身的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我所以增加了华裔美国人的视角,是因为华裔美国作家有时复述中国历史、神话故事或经典,但由于视角不同,他们笔下的故事已经不是中国人熟悉的,而是华裔美国人的再创作。汤亭亭、赵健秀的作品中都不乏这样的例子。连他们笔下的关公和孔子我们都不认识了。同时我注意到近十年来华裔美国文学出现了一些描写华裔美国人在中国经历的作品,如任璧莲的《谁是爱尔兰人?》中的《邓肯在中国》以及郭亚力的《中国戏剧》。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在美国生长的华裔美国人会对中国感兴趣并来“寻根”,也一定会出现更多反映他们在华经历的作品。
“华裔美国人”即具有美国国籍和华人血统的人。这既包括生长在美国本土的华人后裔,也包括取得了美国国籍的华人。把后者排除在外,否认新移民和用华文写作的华裔作家是没有道理的。遗憾的是,有一些评论家和华裔作家持这种观点:赵健秀把许多美国生美国长的作家都视为“假冒伪劣”不说,汤亭亭、徐忠雄等的作品中对新移民的描写也带有几分嘲笑与讽刺。在《孙行者》的第一章中,汤亭亭有一整段形容新移民镶着金牙,磕着瓜子,穿着十来件自己编织的毛衣,外面是尼龙或人造丝的套装,土里土气,身上散发出“新移民香水――卫生球”的味道,不仅把新移民全家人在公休日逛公园称之为“cheap outing”, 还说他们甚至“不知怎样一起散步”!徐忠雄在《美国膝》中描写刚到美国不久的中国男人的“通常的标志”是:“廉价理发馆的发式,油腻腻的发帘垂过眉毛;方形金边眼镜,歪戴在脸上,因为鼻梁太低,撑不起来;聚酯化纤的裤子,裤裆松松垮垮;衬衫塞得太紧;脖子上挂着一条粗粗的24开金的项链,上面挂着块玉石”。这些可能多少反映出一些真实情况,但单独把新移民的着装拿出来,而且用讥讽口吻描写,恰恰暴露他们以“美国人”自居、高高在上的傲慢立场,我想这就是华裔美国人视角,也是“东方主义”在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反映。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的分支
前一个时期,国内曾有评论试图或“争取”把华裔美国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华文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我认为华裔美国作家无论用英文或华文书写的在美经历的作品,都不属于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不过用华文写作的作家由于了解中国文化,写作对象又是华人读者,其作品的内容、视角、思想感情更接近中国作家。至于用英语写作的作家如汤亭亭,从不认为自己作品属于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她曾说:“实际上,我作品中的美国味儿要比中国味儿多得多。我觉得不论是写我自己还是写其他华人,我都是在写美国人……虽然我写的人物有着让人感到陌生的中国记忆,但他们是美国人。再说我的创作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对这点我很清楚。我是在为美国文学添砖加瓦。评论家们还不了解我的文学创作其实是美国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对于汉学家指责她歪曲中国神话的批评,她说:“……他们不明白神话必须变化,如果没有用处就会被遗忘。把神话带到大洋彼岸的人们成了美国人,同样,神话也成了美国神话。我写的神话是新的、美国的神话。”因此,中国读者不应用衡量中国文学、对中国作家的要求来批评他们,尤其是谴责他们伪造、歪曲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这是理解华裔美国文学的关键。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东方主义
在美国生长、受美国教育的华裔美国作家作品中存在东方主义不足为奇,但绝大多数作家因为和母国的血缘关系对中国和中国人并没有敌意。至于华裔美国作家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或批评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作品是否都属于东方主义,我认为需要具体分析,这主要看他们反映的是否“确有其事”,批判的是否有道理。
华裔美国女作家的作品中反映最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的歧视,尽管有些事例不准确,我认为“大方向”还是值得肯定的。中国人(我往往如此)在国外自己同胞中批评中国时往往毫不留情,但是听不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