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行车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自行车教育

关于自行车教育   一进校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排整齐的自行车:后轮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前轮一律左转45度……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那就是我们初一(4)班的40辆自行车组成的队伍。   经常有人问:“你们班的自行车怎么排得那么齐?”   有兴趣就来细细听一听我们班自行车的故事吧!      向我看齐:规范与习惯      在初一新生报到那天,我就发现班里骑自行车的学生特别多。全班45人,有40辆自行车。看那“排”自行车,真是“斗折蛇形、参差不齐”,而位置又在校门口显眼处……   怎么办?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骑摩托车来到学校。把车放在宿舍,推出从住校的同事那里借来的一辆自行车,把它端正地摆放好,然后重复了四十遍:“这辆自行车是我的,请照样子摆放好,向我看齐!”   第三天,我又在学生到校前把自行车停放在那儿,然后离开了。   很快,我们初一(4)班的自行车队伍就站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一段时间后,我把“我的自行车”还了,但在班里留下了“要求”:车后轮后边缘与地砖交界线垂直,车身正南正北,车头左转朝向西北……谁来得早就把车子摆放在原来“我的自行车”的位置,后来者一律向它看齐!   风景线还是风景线,而且更直更齐了!      自行车运动会:安全与荣誉      放学后,贺家沟的小婕找到我,说自行车钥匙不见了,找了一下午没找到,发动学生找来不及了,我推出摩托车,送她回家。三四里大路后是十几里山路,机动车、农用车真不少。   路上不时遇到穿新校服的初一学生。前面的大概是归心似箭,骑得飞快;后面陆陆续续,并排者有之,追逐者有之;直至镇上,还有等在修车铺排队打气的……   第二天,联合其他班级,以邻近村庄为单位,我们组建了“安全路队”,队长暂时由各班班委会成员兼任。又把各班的走读生集合起来,成立“安全服务岗”,进行简单的修车技术培训,配备基本的修车工具和打气筒,以定期轮流检查各班的自行车,并提供简单的维修服务。   为把安全抓实,我又组织召开了“两会”:家长会和自行车运动会,两会同时在学校操场举行。自行车运动会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速度赛,跑道被分成了加速区和刹车区,刹车区又分为安全区、扣分区(轻伤区)和零分区(重伤区、“淘汰区”),家长就站在零分区的外侧,以备有学生刹不住车时进行保护。   比赛开始了,小家伙们个个摩拳擦掌,欲在家长面前一展身手。但结果正如我料:大约有四分之一的自行车刹车不及,冲进了扣分区,更有五辆自行车刹车“失灵”(干脆就没有车闸);有六辆自行车在加速时出现故障而退出比赛,或掉了链子或车技欠佳占了别人的跑道……   在随后的家长、学生座谈会上,我根据比赛成绩给学生发了“自行车驾驶证”,分A、AA、AAA三级,只有AAA级才能参与安全路队队长的竞聘,并可以在别人的车子坏了时捎带其回家。学生们很激动,家长们似乎也很激动,或自豪或自责。   “两会”后,恶劣天气里家长接送的多了,车队短了(紧凑了),新了,申请“驾照”晋级的多了,安全服务岗清闲了……      自行车课堂:学习与探索      学习越来越紧了,急匆匆地放下自行车,学生几乎是跑着进教室。自行车队伍依旧那么齐,但我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   “虽然我的自行车历史悠久,是爷爷骑过的,可是爸爸常以它为荣,说它是村里的第六辆自行车;虽然我的自行车浑身是锈,可是放在哪儿都不用担心会丢;虽然我的自行车到处都响,可是走在路上却省下了铃铛……我爱我的‘破自行车’。”一篇周记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不把自行车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呢?   立即行动!联系语文老师举办“我的自行车”主题征文,或记其辉煌历史,或写其“落户”过程,或述学驾过程,或叙快乐一事……篇篇皆充满喜爱,溢着自豪。联合各科老师引导综合探究,于是,“直撑的自行车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斜撑的则是钝角三角形,若斜撑只打一半,则是直角三角形……斜撑的自行车更稳固”。结论是否正确已不重要,但大风却再也不能轻易撼动我们的自行车队伍了。“I like my bike。”百字短文、课前演讲不仅几乎把学到的英语Word一网打尽,还用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单词和用语;地轴车轴,顺时针逆时针转、自转公转形象演示;自行车的历史、自行车与环保、自行车与体育……原来科学无处不在,原来自行车与学习联系紧密,原来老师也能被难倒,原来查资料还能上网,原来自行车文化这么精彩,原来……原来本班课程可以这么开!   探究的伙伴大都是“自行车邻居”,于是每天都换,很快有了许多好朋友;探究的过程充实了“枯燥”的学习生活空隙;探究的结果证实了课本的知识或结论……成果展示会规模空前,吸引了别班的许多同学,也吸引了许多老师,当然他们被狠狠地“刁难”了一番。难得的机会呀!      谁放的气:宽容与悔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