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教学细节教研笔记
关于教学细节教研笔记
一棵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的是枝叶。一堂课的价值往往蕴涵在细节之中。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沙一乾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作为教师,还要建立“细节优势”,舒展教学智慧,实现教学相长。
一、尊重不只是和颜悦色
教学细节常在我们忽略和漠视的地方。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
这是一堂《小雨点》的公开课。教师满面春风,衣服的下襟贴满了蓝色的“小雨点”。一转身,“小雨点”掉了一颗。一个学生很懂事地捡起来交给老师,老师接了过来,又贴在自己的身上,一言未发。过了一会儿,教师身上的“聪明娃”又掉了一个,又有一个学生认真地捡起来,交给教师。“不要了。”面对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学生有些犹豫地将手中的“聪明娃”抛掉了。
有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奇石》即将结课时问学生:“你们想去黄山玩吗?”学生说“想”。教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教师是随便说说,和学生套套近乎,以示平易近人。但老师没想到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就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老师一下子不知所措,慌乱得说不出话来。
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实现这一跨越却何其艰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是教学的真谛。但我们教师却在课堂上习惯性地失去应有的真诚。应该说新课程理念的伪善化在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亟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教学语言的尴尬
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用语往往最为我们老师所忽视。细细品味这些语言,很多都是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在教学现场,有的教师虽然心中有数,但是由于习惯使然,往往在课堂中不由自主地露馅;有的则认为这些教学用语不讲究,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虽然有所发觉,也只是一笑置之。周恩来曾说过:“关心小事,成就大事。”这里,我想说:“注重细节,关系成败。”细究教师一些高频率使用的问题用语,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类。
1.愚弄式
如:(1)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老师的回答可能不能令你满意。你课后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自己找找资料,得到的答案也许更好。
(2)这个问题我们再交流。
这是所有教师无师自通的一招。当老师遭遇到课堂意外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往往就玩这招太极推手,听起来温情脉脉,但请各位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是真正兑现过自己的承诺,或者落实过自己曾经提出的要求呢。难怪有人把这称作是美过容的休止符。
2.霸权式
如:(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桂林去旅游,想去吗?
(2)你也想来美美地读一读吗?
事实上,不管前面老师的铺垫多么糟糕,一旦发出这样指令,学生都会明白老师的真实意图,肯定会大声喊“想”。但这一定会是所有孩子此时真正的内心需求吗?我看未必,甚至我敢说在这大声附和的背后,还有不少孩子对你的教学指令还没听明白呢!
(3)你读错了,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
这个课堂究竟是谁的?披上了理念的甜蜜外衣,从中看出的只有老师的话语霸权。
(4)读了《珍珠鸟》,你一定很羡慕作者这一番动人的经历,很向往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当然你也一定想拥有这样一只鸟或其他小动物。你想养什么?想为它安个怎样的家?又想怎样与它相处?把你的美好心愿用一段话写下来。行吗?
难道谁都喜欢小动物?难道谁都认为小动物都要人为地给它安置一个家,生活在大自然中是不是会更好呢?我们老师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总把自己放在先知的位置,把学生当成被动无知的接受者。
3.强迫式
如: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对了,教师会满脸堆笑地问:“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台下的学生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同意”。这种不正确的做法已经被大多数老师所认同,而且在课堂中频繁的使用。如果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来探讨交流,适当通过举行表决等方式来促进孩子的深层思考,无疑更贴近教学本质。这种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学生屈服于老师的想法,并没有达到真正认同的目的,而且容易导致孩子的不负责任。
4.伤害式
如:(重复学生的话)他这样说对吗?
课堂频繁使用的反诘现象让教师不得人心。如果是当学生读错、答错时,教师面向大家提高音量、声调再将他的错误重复一遍,然后加一句“他这样说对吗”,更让人觉得是一种对学生的嘲讽意味。点到的学生会觉得难堪而不认同教师,而没点到的学生又觉得教师在卖弄自己的学问。当学生出现一些小错误时,教师需要指正,但不一定要去放大它,这样可能不会伤到学生的自尊。错误时常会有,对学生来说也在所难免,教师只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关于XX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最新版).pdf
- 风电光伏安装施工培训课件课件.pptx VIP
- 富士FFA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NW3P电气原理图纸.pdf
- DB50T 867.6-2019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 .pdf VIP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探析.pptx VIP
- 英语课件怎么做.pptx VIP
- 景区标识标牌标识标牌安装方案.docx
-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详细解读.pdf
- 2024年度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