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探绿松石与玉关系及文化意义
初探“绿松石”与“玉”的关系及文化意义
[摘要]笔者根据西藏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玉质石器,及Gyu和玉的发音入手,探究藏汉文化共同点。
[关键词]Gyu 玉 藏汉 共同点
[中图分类号]P61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17-02引言
绿松石和玉是藏汉两个民族喜爱的美石,两者在物理、美学、历史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Gyu与玉
(一)藏汉语中的“美石为玉”
藏语中Gyu的意思为“绿松石”,但是另有一义为“玉、碧玉、璁玉”。在汉语中,《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者,石之美者”,汉字中涉及玉石的名词众多,多以“玉”为偏旁部首。因此从语言文字学角度来说,Gyu与玉不仅是单音节词,而且也是单纯词,或可以有一个推断:这两字分别是藏汉语成型初期便有的,最初的意思都指美丽的石头,而后随着各自文化的发展其字义的涵盖面逐渐变窄便开始特指。
史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亲时,其使臣噶尔?禄东赞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出题者为唐太宗而答题者为噶尔?禄东赞,因此,这里的璁玉很有可能是“玉”而非绿松石。因此《格西曲扎?藏文辞典》中提供的这一释义很有可能是Gyu的初始意义,其与“玉”音义相同且同源则可以得到推断。
此外,藏语中Gyu mtso一词义为“翠湖,如绿松石色之湖沼”,可见在藏文化中,Gyu的初始意义和汉语的“玉”同意义,且颜色也是翠绿色。这与玉石的颜色一致。因此,从审美角度看,藏汉对于“石之美者”的颜色定义都是翠绿色的。
可以推测:在文明时代以前,Gyu与玉的意义的相同的除了指玉石之外还可以指绿松石,也就是说“美石为玉”至少包含这两种石材。
(二)考古中的Gyu与玉
在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卡若遗址和曲贡遗址都出土了一些玉质石器而不见绿松石。而在相邻省份中新石器时代云南不见玉器出土,稍远的贵州亦无,而处在中南地区的湖南、湖北则有玉器出土。在黄河流域,玉器的出现要早于南方地区。
在拉萨曲贡遗址中玉器主要是软玉和假玉。在遗址出土的软玉中“阳起石”(湖北、河南)和“叶蛇纹石”(青海都兰盛产)占了很大部分。在昌都卡若遗址中共出土玉器25件,均为硬玉,而硬玉即翡翠,主要出产于云南地区。因此,西藏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玉材很可能来源于这些地方,其玉器文化亦可以从石器的工艺上看出来源于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因此可推测,玉器的制作并传播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并向南方地区拓展(含西藏)的。石硕先生认为藏彝走廊地区与甘青地区的文化影响的内涵相似性的广泛度达到了难以明确边界的程度;同时,藏彝走廊的文化有大量甘青地区文化的因素,藏彝走廊文化系统渊源于甘青地区。这点看,至少藏东地区的文化便有强烈的黄河中上游文化的痕迹。因此,有理由推断西藏的玉石文化便发源于中原的黄河中上游地区。
在我国,最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为湖北省,还有产于新疆和甘肃交界处者(在国外,伊朗的绿松石则久负盛名)。考古表明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就出土了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在湖南省博物馆中亦有新石器时代的绿松石饰品的出现。《中国出土玉器全集》载,在与西藏相邻的云南省,春秋至东汉初年是玉器最辉煌的时期,云南省博物馆馆藏之一件绿松石鸟即制作于西汉。而其时正值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时期,或许西藏的绿松石崇拜源于此时并更早是有可能的。
因此,可以大略勾画出一个路线图,即:玉文化以黄河中上游流域为中心向东部逐渐扩散到黄河中下游流域并北传至蒙古高原,向南越过长江扩散到东南、中南与西南;而绿松石文化则以鄂、陕、渝三省区交界处为中心向南向北传播,其中北传经过渭水逐渐向甘青地区然后经过青藏高原北部向西藏扩散。
二、藏汉文化中的绿松石与玉文化
绿松石和玉都是玉石的类别,从物理性质上说它们都是一种石。如果说人类仅仅是因为审美意识的提高才从诸多石材中选择出“美者”的话,那么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社会,从工具使用上,从木、石(并用)到金铜,其原初阶段便有石器,因此玉石文化都是源于人类生活的。从西藏卡若遗址和曲贡遗址出土的几件涂红石球上可以看出那时的人类已有将工具赋予精神力量以谋求更强的实用效用的风俗。
故前文所述,Gyu与玉这两个同源词在最初都泛指包括绿松石和玉在内的所有美石,而后逐渐专指绿松石和玉。
(一)藏文化中的绿松石
前文谈到,西藏的绿松石崇拜很有可能溯源于内地,但有没有可能来源于中西亚地区呢?作为国际知名的绿松石产地且距离西藏并不遥远,有没有可能同时受到内地和古波斯的影响呢?
绿松石作为一种人体装饰,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有可能有宗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