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着语法意义及其教学问题.docVIP

助词着语法意义及其教学问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词着语法意义及其教学问题

助词着语法意义及其教学问题   摘 要:为方便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对汉语时体助词“着”的语法意义进行重新探讨和表述。综合前人的观点,文章认为“着”的语法意义概括为“绵延状态”更为合适。通过与“在”的比较,总结出“着”的使用特点及条件限制。最后,对“着”的教学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助词 “着” 汉语教学   一、引言   陆俭明先生说过:“关于北京话里的‘着(?zhe)’,大家已讨论得很多,不过也不是说不需要讨论了。且不说到目前为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着(?zhe)’一直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即使从事实和理论上说,也不是已经清清楚楚了。”[1]其实,在汉语教学中,某语法点之所以成为教学难点,重要原因之一往往就是对该语法点的理论研究不透彻、不到位,没有认清它的本质特点。助词“着”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留学生作业中常常有误用“着”的句子。例如:   (1)*他妈妈死着三年了,爸爸还没有再结婚。   (2)*大概二十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着北京。   (3)*山本正回着家呢。   (4)*他从北京来着天津呢。   (5)*我们的经理同意着这个计划,你为什么要担心呢?   (6)*我们都羡慕着他的新汽车。   (7)*我想念着哥哥和姐姐。   (8)*我看着电视半个小时了。   (9)*我们学着三个月汉语了。   (10)*昨天晚上我们睡着一起。   (11)*他躺着沙发看报纸。   (12)*你不要站着这儿吃饭。   (13)*他高兴着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14)*他打着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放假。   (15)*我去山本的房间时,他写着一封信。   (16)*周末的时候,妈妈总是洗着很多衣服。   (17)*我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原来保姆打着孩子。   (18)*尽管老师身体不舒服,她仍然给我们讲着课。   上述句子为什么错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本文将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与“在”的异同比较,探讨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特点,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助益。   二、 “着”和“在”的异同   陆俭明[1]认为“着”和“在”都是汉语普通话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语法手段。肖奚强[2]也比较过“在”和“着”功能上的一致之处。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说明“着”和“在”的相同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两者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学生对“着”的误用。   (一)“着”的语法意义   关于助词“着”的语法意义, 前人已有大量的研究,有:(1)“进行说”(吕叔湘,1999[3];丁声树,1982[4];刘宁生,1985[5])。(2)持续说(朱德熙,1982[6];戴耀晶,1991[7];徐丹,1992[8];蒋绍愚,1994[9])。(3)状态说(金奉民,1991[10];张黎,1996[11];李大勤,2000[12])。(4)惯性说(黎天睦,1989[13])。(5)情状说(费春元,1992[14])等。   比较而言,我们认为“状态说”最为可取,即“着”的基本语法功能就是使某种动作、行为、活动乃至性质转化为一种相关的“状态”,是一个状态化的标记。[12]但是,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仅仅说“着”是状态化标记还是有点儿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进一步把“着”的语法意义解释为:表示绵延状态,即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绵延,或者性状的绵延;绵延带有动态形象性。   “着”附在强持续动词和“看”类弱持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绵延状态。所谓“强持续动词”是指后面加上时量补语只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的动词。[15]强持续动词有:等、想、站、歇、哭、笑、闷、忍、盯、追、握、捂、藏、搂、抱、憋、吹、照顾、端详、陪伴、培养、坚持、担任、活动、鼓舞、监督、控制、积累等。“看”类弱持续动词是指进入“V+三天”格式没有歧义的那些动词,如:看、听、说、打、骂、偷、抢、商量、批评、安慰等。   例如:   (19)他两眼盯着前方的目标。   (20)老张整天想着发财。   (21)虽然失败了多次,我们还是坚持着。   (22)同事们不停地安慰着小王。   “盯着”表示“盯”的动作在时间轴上处于绵延不断的状态,“想着”表示“想”的行为处于绵延不断的状态,“坚持着”、“安慰着”也是如此。   “着”附在“挂”类弱持续动词后面,既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绵延,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例如:   (23)他在往香案上摆着水果。(动作的持续绵延)   (24)香案上摆着很多水果。(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   (25)店员专心地插着花篮。(动作的持续绵延)   (26)花篮里插着玫瑰和郁金香。(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   “着”附在性质形容词后面,表示状态的绵延。例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