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除草措施在幼林抚育中应用探讨
化学除草措施在幼林抚育中应用探讨
摘要:指出了草甘膦是一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高效低毒,茎叶处理,杀草谱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一年生杉木幼林地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实践表明:以除草效果90%以上为标准,30%草甘膦铵盐水剂防除不同植被经济用量分别为:白茅500 mL/亩、铁芒萁300 mL/亩、杂竹700 mL/亩。幼林抚育使用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比,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约抚育成本分别为5倍和56%左右。以草甘膦化学除草试验为基础,探讨了林场多年化学除草的实践经验,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幼林抚育;化学除草;草甘膦;近自然林业;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07-03
1 引言
林木造林3年后,如何解决杂草与林木的竞争始终是幼林抚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幼林能否快速郁闭达到速生丰产的关键。长期以来幼林抚育通常采取人工除草方式。然而,人工除草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有效期短等问题,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求。永泰大湖国有林场从2007年开始在幼林抚育中全面采用化学除草技术,至2015年,累计作业面积40381亩,抚育效果良好,造林小班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4~5年郁闭。与人工除草对比,9年来为林场节约抚育成本100多万元,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幼林抚育中推广使用化学除草技术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为更详细地调查除草剂在幼林抚育中效果,选择30%草甘膦对一年生杉木幼林地进行试验,以探寻化学除草抚育与近自然林业经营方式的结合。
2 试验地概况
地处戴云山脉东北部,属闽中大山岩系中山地貌。试验地设在太原工区1~4小班,面积110亩。地理位置东经118°58′,北纬25°50′,海拔100 m,坡向西南,坡度25°~30°,年平均气温19.5 ℃,无霜期250 d以上,年降雨量1540~1740 mm。小班2015年1月造林,树种组成:8杉1荷1樟,造林密度167株/亩。
化除前主要地被物为白茅、芒萁骨、竹类(刚竹、苦竹)、蕨类等。杂草盖度75%,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化除时间为2015年8月3日,天气:晴转多云,微风。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药剂
草甘膦,铵盐水剂,有效含量30%,福建三农集团股份公司生产。
3.2试验处理
试验处理设3种用量,分别为300 mL/亩、500 mL/亩、700 mL/亩,清水对照,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小区面积为66.7 m2,间隔2 m,小区内设2个调查样方,面积各1 m2。喷药方法:均匀喷雾。喷药工具为16型背负式喷雾器。
3.3 调查方法
(1)于喷药后一个月调查除治效果。
(2)采用简比法进行除草效果对比试验,各处理的3次重复样方内主要杂草分别作除草效果调查,取平均值。
(3)除草效果(%)=喷前杂草株数-喷后杂草株数[]喷前杂草株数×100%。
4 试验效果
4.1 整体化除效果
喷药后5 d药效开始显现,铁芒萁、白茅、蕨类等杂草,从嫩叶及心叶开始变黄、变黑,15 d左右整株干枯死亡。杂竹18 d后才发挥药效,症状相似。
4.2 不同剂量化除效果
试验结果发现,不同剂量除草效果各异。以除草率达90%以上为标准,30%草甘膦经济用量分别为:白茅500 mL/亩,铁芒萁300 mL/亩,杂竹700 mL/亩(表1)。因此,幼林化学除草应根据植被分布特点选择适宜的剂量,才能达到良好除草效果,避免产生药害和浪费。
4.3 药害
经观察,3种剂量草甘膦在幼林中使用对幼树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小,只发现个别木荷、樟树植株叶面出现点状发红情况,未发生因化学除草原因整株枯死现象,杉木抗药性表现最佳。由于草甘膦作用机理是药液通过植物茎叶的吸收和传导,抑制植株体内生长所需合成酶形成,从而干扰蛋白质合成,导致植株死死亡,对土壤无害。相关研究表明:晴天和模拟降雨条件下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量,约6 d后基本降解完毕[1]。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失去活性,对土壤内的种子及微生物无任何不良影响,只要掌握正确操作技术,草甘膦可安全应用于杉木幼林地除草。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幼林抚育使用化学除草,一个人1 d可以完成4~5亩工作量,而使用人工除草,强劳力也只能完成0.8~1亩;化学除草降低劳动强度,工效是人工除草的5倍。人工除草工资最低要180元/亩,30%草甘膦除草成本为80元/亩,节省投资100元/亩,即降低成本56%左右(表2)。
使用化学除草药效强,当年喷洒即可除去大部分多年生恶性杂草,翌年幼林地被1~2年生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