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疆棉区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影响
南疆棉区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影响
摘要:通过对聊棉六号在密度为22.4株/m2条件下不同的打顶时间处理,研究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探讨棉花优质高效生产与打顶时间的最佳组合,为棉花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影响显著,7月3日打顶的棉花产量高、纤维长。
关键词:南疆棉区;棉花;打顶时间;纤维长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3-0034-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3.007
Influence of the Topping Time on Cotton Yield and Fiber length in South Xinjiang Cotton Area
Zhang Xuan, Peng Xiaofeng, Ma Li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ird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Tumu Shuker 8439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the different topping time on Liaomian No.6 under the 22.4 plant/m2 density,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opping time on cotton yield and fiber length, and explored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tton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topping tim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tton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topping time on cotton yield and fiber length was significant, the topping time on July 3rd had high yield and long fiber.
Key words: South Xinjiang cotton area; Cotton; Topping time; Fiber length; Yield
0 引言
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解除棉花顶端优势是其丰产的关键环节之一[1],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解除棉花顶端优势的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化控和打顶两个领域[2-4]。通常打顶是棉花整枝工作的中心环节, 打顶效果的关键在于时间和方法。而化控技术容易导致棉花蕾铃大量脱落,植株高、大、空,单株生态位变小等问题[5-6]。本文通过对小海子垦区棉花品种聊棉六号不同打顶时间的处理调查,分析小海子垦区打顶最佳时期,为该垦区棉花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土壤为盐碱土,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7-9]。栽培管理按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进行。
1.2试验材料和设计
试验品种为聊棉六号,试验设三个处理,分别为6月29日、7月3日、7月8日打顶。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0 m2,试验地面积320 m2,密度为22.4株/m2。在8月底进行农艺性状的调查。收获期进行棉花采样,分别采摘棉株上、中、下部棉铃50朵,分别装袋并记录棉株部位、采摘朵数[10]室内考种,对各小区实收产量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的农艺性状
对棉花进行打顶, 就是去除棉花的顶端生长优势, 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随着打顶时间的推移,株高和果枝层数都明显增加,而铃数随着打顶时间推移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说明具有一定的株高才能具有较多的果枝数和结铃数。打顶早株高变矮,果枝数减少,不利于充分发挥成铃优势;打顶迟株高和果枝数增加,但营养消耗过大,也不利于成铃,因而以在7月3号打顶的结铃数最多。这一结果符合棉花的营养分配规律,即优先分配生长中心,就近供应和同侧运输,适时打顶使顶端优势消除进而促进铃数增加。
从图1可以看出;籽棉产量随着打顶时间的推移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