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研哉用设计讲故事人
原研哉用设计讲故事人
“HARA桑”也许是和原研哉有过合作的朋友们对他最常用的尊称。这位出生于1958年的日本中生代平面设计师似乎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一些,
“我以为他六十多了!”一个当天在“设计的设计:原研哉2011中国展”开幕现场的记者在一旁嘀咕道。这位已然满头白发的日本设计中坚被大陆读者熟稔的特征之一是他的“白”,可每次见他,无一例外,他都着一身黑。
原研哉可以说是当代平面设计师中的“异类”。在大众的印象中,平面设计师最大的职责是“justdo it”(只要做就行了),而原研哉在“做”的同时,还致力于“说”:概念、文脉、反思、颠覆、演绎、教育……说他是“设计的说书人”似也不为过。20世纪的好设计师诉诸的是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而2l世纪的设计师们在这个前提下还必须学会用设计讲故事,这故事也许是一则寓言一个笑话,或是一篇史诗。这种用设计叙事并明理的能力,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能拥有并深知其价值的。而原研哉,就是这样一个会用设计讲故事的人。
纸质的优雅
原设计研究所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些质地恰如其分、设计简洁明了、承载整套VI系统的应用。标准信封、文件提袋、员工名片、信笺……本白纸质印银色研究所LOGO,最平实也最有存在感,非常到位地传播了机构的形象。而这些应用,全是原研哉的精心设计,甚至动用到全球最顶尖的设计制作团队。就拿信笺来说,原设计研究所的信笺,来自伦敦邦德街上一家名为Smythson的纸制品定制专门店。这家店原是英国皇室的御用,在店铺深处,仍保留着古老的定制信笺柜台。原研哉曾为研究所及其个人的信笺制作伤过脑筋,从选纸到印制,似乎在日本根本找不到一家专业到令其满意的机构。直到有次他出国住酒店时,对这家酒店的信笺赞赏不已,旋即询问负责人并得知了Smythson这家店。之后,原研哉特意前往伦敦,翻阅厚厚的资料夹,从中挑选信笺的用纸,并指定姓名、地址的字体和设计方案,然后等待数周,他描述当时等待收到实物的心情就像孩子期待圣诞礼物般兴奋。而这样的等待对于他本人还有那些将会收到这些纸质信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奇妙的体验。在电子化时代,能收到一封用专用信笺寄来的手写信,这样的感受总会令人怦然心动,充满着细节的温暖。
一次,原研哉因前门改造项目来北京出差,开项目会议时,他拿出一张半开大小的前门地图,泛黄的宣纸上印着红色线描的前门平面图,相比Google Map,眼前的这幅测绘图充满了细节和韵味。他不愧是善用材质营造氛围和感觉的设计师,只见他在这张实物图纸上,勾勾画画,巨细靡遗地讨论设计和执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为其不同于项目会上PPT讲演的惯常模式所吸引,讨论热情高涨,都争相在图纸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场效率极高的讨论会结束后,笔者饶有兴致地询问原研哉,为何选用如此精美的实物图纸而不是PPT?“这就像一个开关。”原研哉用他几乎不带口音的英语回答,“比起电子屏幕,纸这样的实物,更容易接近,更能触发我们的感觉认知。当我们观看或触摸纸的时候,我们自身最简单的直觉被唤醒了,这种情感就能激发我们创造的冲动。所以,我如果开会讨论,通常都会选用纸质打印的图纸或者接近现实材质的缩小模型。这不是一个是否直观的问题,而是一场启迪头脑风暴的蝴蝶效应。”
的确,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原研哉对纸这一柔韧而有张力的材质的偏执和活用,让纸这一媒介承担了由其自身实现的传播真实。能够如此思考的设计师,是从感官和造物本源出发挖掘未来可能的先驱。就像原研哉所说的:“今天,当我们探究各种媒介的意义时,我们也需要通过感觉重新评价媒介的意义,它们像空气一样亲近,不断给予我们力量……”而原研哉作为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这样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遥远边界处优雅地无限前行,并接近人类的真实。
无印良品的未来
作为无印良品的艺术指导,原研哉所贡献的不仅仅是每年度的主题广告和海报。在加入无印良品团队之初,他就懂得该如何从长远角度思考这一日常用品店的品牌定位和可持续发展。一次,他与合作团队聊天时道出了关键:“无品牌”和“无品牌理念”是两码事。无印良品在发展和壮大的道路上,所要坚持和不断自我更新的,应该是无品牌的理念,而不该执著于无品牌这件事儿本身。这番话令众人醍醐灌顶,再回顾无印良品这些年所走的路,所经历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观念转变么?
2001年8月,无印良品的品牌缔造者及第一代艺术总监田中一光先生将艺术指导的工作交给了原研哉。原研哉爽快地答应了这一邀约,并推荐另一位优秀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加入。一位是日本平面设计界的执牛耳者,一位是米兰家具展的常客,田中一光对由这样的新团队来重构无印良品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说他对我们的加入兴奋不已,简直夜不能寐。”“可谈话后的第三天,田中先生便突然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