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docVIP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本文认为课堂讲授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落伍陈旧、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是学生上课玩手机、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加强师生之间良性有效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等防治措施。   Abstract: It is comm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laying mobile phones in class. The reasons of this phenomenon includes a lot, such as boring lectures, dated contents, 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oor self-restraint ability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many solutions:diversify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strengthen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ultivating self conscious of students.   关键词: 手机;注意力;教学   Key words: mobile phone;attention;teach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1-0300-02   0 引言   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目前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1]。有关数据显示:超过80%的在校大学生会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和“浏览新闻资讯”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其中,40%的学生表示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打发课堂上的无聊时间”,20%的学生认为借助手机可以“及时查阅资料”,只有7%的学生承认在上课时间段“有和同学交流的需求”。面对课堂上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各大高校及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十分担忧。   1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潜在原因分析   本质上讲,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是其课堂注意力分散的表现。课堂注意力是学生的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课堂的能力。引起课堂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讲授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落伍陈旧、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等。   1.1 课堂讲授枯燥乏味 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讲授法。讲授过程如果单调呆板,教师只一味地灌输,而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传授知识很容易变成强行注入。这种“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教师要么是将知识照本宣科地念给学生,要么是将知识毫无新意地转述解释给学生,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课堂上玩手机,就变成“自然”的事。   1.2 教学内容落伍陈旧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教师昔日“知识权威者”的角色逐渐受到挑战,教师如果墨守成规,不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是以静止的态度应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得不到新鲜知识的供给,就会自动放弃课堂,进而转战手机等网络平台。   1.3 师生互动交流少 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玩手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但纵观当今高校大大小小的课堂,师生关系“冰冷”的事件屡屡发生[2]。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对发生的学生“违规事件”置之不理,学生就肆无忌惮,甚至明目张胆地使用手机上网也变得寻常不过。   1.4 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在家长、老师的一路呵护、强制管理下成长起来的。很多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安排能力差,而大学的学习环境又相对宽松,没有了中学时老师父母的唠叨紧逼,也没有了中学时大小考试的压力,面对充足的空余时间,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不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中,不乏贪恋网络游戏者、沉迷网络小说者、执着网络购物者,他们的心思一旦脱离课程,便很难重拾对学习的信心,而大学课程的难度又使得那些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学生“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课堂学习,沉溺于智能手机的“便利”中无法自拔。   2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防治措施   针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高校院系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屏蔽信号、没收手机、扣学分、设置手机收纳袋等。从这些措施中,不难看出高校整治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决心,这种提倡“无机课堂”的做法的确取得了一些效果,得到一些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和赞同,但从根本上讲,这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