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等分式执壶特征研究
宋代等分式执壶特征研究
摘要:宋代执壶形式丰富而多样,“等分式”执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论文通过对“等分式”执壶形制概念的梳理,阐述了等分式执壶的类别及工艺,分析得出“等分式”执壶在对金银器的延续、引领素器风格方面鲜明具有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脉络。
关键词: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宋代;等分式;执壶;瓜棱;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5文献标识码:A
一、宋代“等分式”执壶的特征
壶是宋代饮具的重要类别,内装酒或茶,通常作为饮食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器具。具体类别有扁壶、注壶、执壶、葫芦形壶、瓜棱壶、提梁壶等。秉持斟倒是壶类“执”出现的背景原因,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壶和执壶统称为执壶。形制特征为有盖、有执柄、敞口、圈足,有的还配以注碗,用来温酒,注碗是一种与壶配套使用的大碗,在碗中注入热水,后将盛酒的壶放入碗中温热。考量研究宋代的执壶艺术,可以发现经过五代的承上启下,宋代的执壶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变化与发展。宋代执壶同唐代社会时代风尚的影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五代的过渡承接也是密不可分,这一变化历程主要表现在流变细长,执柄变宽。通过排列对比发现一种类别执壶在数量和特征上均较为突出,为腹部装饰为等距离分割状,即壶身腹部的装饰线将壶身腹部纵向或横向进行内勒,呈凹凸起伏状。
“等分式”是指壶腹部的一种装饰形式,是将壶腹部进行等大面积区域的分割,在各个被分割的单元区域内,有的加以纹饰,有的则无纹饰。器身等分的主要形式有竖向等分、横向等分、组合式等分三种。1.竖向等分:竖向等分是“等分式”执壶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特点是执壶颈部底端至壶腹部底端呈放射线状的线形内勒分割,从而形成壶身规律性的起伏,与瓜的形状最为近似。河南省登封市黑山沟宋代壁画墓西北壁的“对饮图”中绘制长桌上的注碗与执子腹部均为瓜棱形(图1)[1]。江西省铅山县吴氏宋墓出土影青狮纽带碗执壶,六瓣瓜棱腹,温碗呈八瓣莲苞式,集合了圆雕、刻划、贴塑等技法,具有明显的仿金银器遗风(图2)[2]。2.横向等分:横向等分形制特征是执壶腹部有横向凸起或内凹的弦纹,将壶腹部均匀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这些凸起或内凹的弦纹数量不等。江西省景德镇市出土南宋青白釉莲纹执壶颈部上端有细弦纹三圈(如图3)[3]。3.温碗与执壶组合式:温碗与注壶皆为瓜棱状,另一种为温碗为瓜棱状,注壶腹部无瓜棱。河南省宜阳县出土北宋画像石棺“墓主夫妇饮茶图”中间绘制一长方桌,桌上执壶外配套有等分式瓜棱温碗(如图4)[4]。
宋代等分式执壶中竖向等分执壶的形制实则等同于瓜棱式执壶,总体特征均为塔式盖,直口,长流,执柄从壶颈部至壶腹部的位置也基本相同。并且多在壶盖钮、壶颈部雕有莲瓣纹加以装饰,胎体厚重,釉质细腻而精美。横向等分式注壶的整体形制基本脱离了瓜棱式执壶的范畴,但壶流、壶的执柄的形制及釉色与之并无明显不同。温碗与执壶组合的形式则更突出了等分的概念,轻盈的长流、执柄与圆鼓的壶腹、温碗形成对比,却也浑然一体,往往是划、印、刻、雕等技法综合使用,纹饰布局疏密有致,丰富而生动。
二、宋代“等分式”执壶的解读
“等分式”执壶除了在等分形式上存在差异性外,还存在有无盖钮的差异性。敞口无盖钮的“等分式”执壶通常被作为汲水、注水器具来使用;而带有盖钮的注壶或与温碗组合使用的“等分式”执壶则多用作酒具。“等分式”执壶的发展脉络,包括时代审美文化、工艺技术等社会因素的变化,也有原有造型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附着于器具之上的新文化符号。
1.对金银器造型语义的延续:隋唐时期的陶瓷工匠们能够亲眼目睹许多带有异国文化色彩的表演内容,受到熏染,将许多异国乐舞作为时鲜的装饰题材表现在陶瓷器上,为唐代的陶瓷注壶装饰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许多注壶上的纹饰主题经过隋唐两代的演进和摸索,进入到宋代,外来文化的因素长期存在,并以新的形式融入到中国文化中。(1)隋唐时期装饰艺术的延续性影响:产生影响的源器形主要包括花瓣形器与多曲形器。花瓣形器集中在辽宋出现,继承了唐代后期的风格,同时也存在粟特银器的做法。丝绸之路的域外国家人民,通过中原的商品,认识中国,反之亦然。从金银器来看,唐人的制作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唐代工匠广泛吸收了波斯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并巧妙地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后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随身携带已经不是这些注壶的功能要求,但唐代注壶在制作上,仍在刻意贴近金属器具特有的单薄感。(2)辽金时期工匠的热衷,延长了金银器风格的存留时间:宋代工匠与少数民族工匠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对西方文化认知度的差异,许多仿制金银器的饮食器具体现更多的是对异族文化的关注和好奇,加之少数民族工匠与宋代制器工匠的生活区域的对流,这一时间段是文化重新组合的模式。从辽金部分遗迹出土的注壶来看,器物造型、装饰风格、制作工艺等方面带有明显的唐代注壶的特征。本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