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酒发酵质量控制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卷第1期 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23.N0.1 2o09年3月 J叫malofXichangC0llege·NaturaJScienceEdition Mar..20o9 蜂蜜酒发酵质量控制的研究 李敏杰 ,黄俊兰 ,熊 亚 ,齐 鹏 (1.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6l7000; 2.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研究所,四川 攀枝花 6l70o0) 摘【 要】蜂蜜酒是以蜂蜜为原料经过稀释、调整、发酵、澄清、过滤、陈酿后所获得的低度酒精饮料。本试验通过使用正 交试验可得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25cc,pH值为3.O,酵母添加量为4O0mg/L.通气量为1次/天时。 【关键词】蜂蜜酒;正交试验;发酵;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s2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3—1891(2Oo9)O1—0o09—04 1前言 蜂蜜酒是以蜂蜜为原料经过稀释、调整、发酵、澄清、过滤、陈酿后所获得的低度酒精饮料n。酒中含有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须的l8种氨基酸等,对治疗失眠、健忘、精神不振、性功能衰退等有良好的辅助 作用,对胃肠慢性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痼疾有良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平衡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加 速创伤组织修复,解毒,护肤,防皱,恢复皮肤生理功能,促进皮肤生理平衡,使皮肤红润,永葆青春,防衰老 等作用。美容养颜,生津祛火,尤其是对于牙痛,尿频尿多者效果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酒类的需求逐渐增加。蜂蜜发酵酒在保留了天然蜂蜜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的 基础上,氨基酸、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蜂蜜酒的发展也从高度酒转 向低度酒,从配制酒转向发酵酒,从风味酒转向保健酒。特别是近年来,以蜂蜜为原料生产的蜂蜜酒其保健 功能集蜂产品和发酵产品为一身,以保健酒为基础的蜂蜜酒开发更具特色担。 通过对蜂蜜酒质量控制的研究可以提高蜂蜜酒的质量,避免营养成分的丢失,提高经济效益。 2试验材料及方法 2.1试验材料 蜂蜜 (市场油菜蜂蜜 、二级品波美度≥39.5。)、酵母 (安琪高活性酵母、湖北宜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 司)、亚硫酸(99.8%、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2.2试验方法 2.2.1工艺流程 蜂蜜一稀释 灭菌锅杀菌30min一冷却到25~30℃一加酵母(经活化30min)_+主发酵一澄清一陈酿后发 酵一过滤一调配 2.2.2发酵操作 称取300克的蜂蜜,加 1L的蒸馏水稀释,1l0℃灭菌30mjn。冷却后装入发酵罐,加入活化后的酵母,调 节pH,放入恒温箱发酵 。 、 2.23发酵后处理操作 发酵过程完成后 ,把酒体澄清p,常温常压下进行陈酿,利用酒精比重法测量酒度。然后根据正交设计 进行正交试验 。 2.2.4正交试验设计 以发酵开始时的温度、pH、酵母添加量、通气量为4个控制参数进行正交设计,见表1、表2。 3试验结果 3.1正交试验 根据蜂蜜酒发酵结束的酒度作为分析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见表3。 对表3进行分析:由表中的R值可以看出对酒度影响RAR。RR,即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通气量, 然后是酵母的数量,最后是pH值。而从表中的K值可以看出:A因素的K:最大,B因素的K。最大,c因素的K 最大 ,D因素的K:最大,故最优组合为A2B1c2D2,即温度25℃,pH值为4.5,酵母添加量为400mg/L,通气量 收稿 日期:2f)O8—12—23 作者简介:李敏杰(1976一 ),男,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 · 1O · 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23卷 序号 因素 A温度(℃) BPH值 c酵母添JJn m L) D通气量(次/天) 酒度%(V,、,) 注:表中的K1、K2、K3一每个因素相对应水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