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银川番茄病毒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宁夏银川番茄病毒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近几年宁夏银川市番茄病毒病的发生现状,通过对几种危害严重的番茄病毒病的病原、症状、发生特点及传播途径等进行概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对策,旨在为番茄病毒病的预防和病症的缓解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现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07
1 番茄病毒病在银川市的发生现状、常见的番茄病毒病种类、症状及传播途径
近年来 ,随着银川市设施蔬菜的大面积发展,对番茄种子、番茄种苗的旺盛需求,种子、种苗、昆虫带毒传播的番茄病毒病逐年加重,自2011年在银川市经济桥蔬菜园区首次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TY病毒)以来,番茄病毒病已成为银川市番茄生产中危害性最严重的蔬菜病害。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2011年该病在银川市贺兰产业园首次发现,此后相继在贺兰、永宁、灵武、石嘴山、原州区、中卫、吴忠等县市日光温室番茄主产区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毒媒介是烟粉虱,该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番茄病害,该病害暴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严重威胁着银川市的番茄生产。
1.1.1 病原
该病毒病原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DNA 病毒,对烟草、番茄、南瓜、木薯、棉花等重要经济作物造成毁灭性危害。
1.1.2 发病症状
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常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僵化、变小,成熟果着色不匀(红不透),基本失去商品价值。
1.1.3 发病特点及传播途径
该病毒发病时期主要在幼苗定植后至开花前和开花后至3穗果,传播途径主要由烟粉虱带毒传播。
1.2 斑萎病毒病
1.2.1 病原
该病病原是番茄斑萎病毒,寄主范围很广,涉及双子叶、单子叶植物34科271种,可系统侵染番茄、辣椒、烟草、马铃薯、豌豆、莴苣等茄科、菊科、豆科等许多植物。
1.2.2 发病症状
番茄染病后,植株生长迟缓、矮化、生长点歪斜,具体症状表现为: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往往不能结果;坐果后染病,绿果上有轻微突起且有轻微的褪绿环斑、同心环或坏死斑,褪绿环斑是该病的典型症状。果实成熟后病果轮纹明显,红黄或红白相间或出现明显的黄色同心环纹,着色不良,感病后的番茄果实大小、风味等受到严重影响,失去商品价值。
1.2.3 发病特点及传播途径
该病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容易发作并传播;分苗、打叉、饶头、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触摸、摩擦也会传播该病。该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烟蓟马,烟蓟马在若虫取食时获毒,待成虫时才能传播。
1.3 条斑病毒病
番茄条斑病毒病是银川市露地番茄生产中致命的病害之一,所有种植番茄的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发生番茄条斑病毒病,植株发病后,茎、叶、果都可受害,严重时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质量。
1.3.1 病原
条斑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的另一个株系侵染所致。
1.3.2 发病症状
番茄植株受到该病毒侵染后,病株上部叶片呈现深绿色与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下部叶片症状不明显,发病早的植株矮化,节间变短,叶片小,严重时植株死亡。具体表现在叶、茎秆和果实上的症状为:叶背叶脉呈紫褐色油浸状条斑,病株上的果实畸形、坚硬,病斑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小,浅褐色至深褐色,表皮凸凹不平。切开病果,则可见褐色条斑,严重者可变褐腐烂。
1.3.3 发病特点及传播途径
该病毒在高温、强光、干旱及有蚜虫危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病毒可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田间操作(病毒沾染在手上或工具上)传播,或借助蚜虫吸取汁液传播。
2 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措施
2.1.1 选择抗病品种
目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也是防治其他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尽量选择抗病强的品种。在选择抗病品种时一定要先在本地区做好抗病品种的筛选试验。
2.1.2 消灭传毒媒介昆虫
上述3种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烟粉虱、蓟马、蚜虫,因此,在定植前,一定要清理干净温室内的传毒媒介昆虫(包括虫卵和成虫),具体做法:在温室入口、上下通风口设置60目的防虫网,阻隔外界昆虫进入温室;在定植前密闭温室进行熏蒸,杀死棚内害虫,让温室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