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多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障碍影响
浅析多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障碍影响
摘要: 多语言环境下部分儿童出现语言习得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语言环境或是一个直观的、立体的大背景,是语言习得障碍产生的主要因素。参与构成多语言环境的各方面因素是导致部分儿童出现语言习得障碍的实质诱发因素。成长于多语言环境下的儿童在语言习得障碍方面的表现大致分为以下时期:语言获得与感知期、混杂期与沉默期、煎熬期。文章提出相应策略:“一家长一语言”的多语输入原则,加强主语文化环境作用,心理辅助和矫正,突出主要语言。
关键词: 多语言环境儿童语言习得障碍表现分期应对策略
一、前言
随着时代发展,各地区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交通方式的日趋便利,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组建起新的家庭,来自国家之间的不同地区甚至是国与国之间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例。这种新型跨区域家庭的组建带来的是更融合的社会,更缩小的空间感,以及更频繁的不同种语言的碰撞和交流。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家庭成员广泛掌握数种方言或语言的新型家庭的诞生。近年来,一部分在这种多语言环境家庭中出生和成长的儿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语言习得障碍,并在各种媒体环境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如:
例一:《一个婴儿在粤语、普通话、上海话三种语言环境下生活,会最先学会哪门语言?》/question
例二:《长辈每日灌输多种语言,2岁男童患失语症》/society/2/detail_2008_01/06/888652_0.shtml。
例三:《3岁半男童学三种语言误导失语》/baby/200402/baby_379762.html。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例一所提的社交网站交流中,该问题得到了网友的积极讨论。“哥哥的孩子出生在美国,周围环境是美语,父母普通话,爷爷与姥爷家轮流去照看孩子,姥爷家南方话,爷爷家北方口音。在早该会说话的年纪还不会说话。孩子现在快四岁了,表达能力依旧很差”。儿童父母为此问题而担忧不已。
儿童语言障碍的研究由来已久,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物理性伤害造成障碍的研究上。主要原因在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对大脑所造成的损伤或发育不良,主要包括失语症、专门性语言障碍(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SLI)和兰达-克莱夫综合症(Landau-Kleffner Syndrome)等三种类型①。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损伤所造成的语言障碍。而兰达-克莱夫纳综合症是一种由癫痫病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失调,新陈代谢异常很可能是引起该语言障碍的主要原因。
儿童的多语言习得与成人的语言学习有着确定存在的差异,国内外相关理论认为儿童较成人在语言习得上有着更明显的“天赋”。而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障碍,无疑对于揭示语言与思维、语言习得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Chomsky的语言理论无疑表明儿童成长的语言环境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探究双语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开始出现,如蔡丽霞(2004)分析了语言环境,尤其是社会、家庭和教学环境对儿童二语习得产生的重大影响。
多语言环境下成长儿童的语言障碍虽并非终生性质,与由病理性原因造成的障碍相比也有本质上的差别,大多数儿童能够在后期的不断成长中最终获得主要使用的语言。但是研究多语言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障碍的原因及提出应对策略,无疑对社会实际语言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二、语言习得障碍儿童特征分析
与双语习惯环境不同,多语言环境是指超过两种语言以上存在的语言环境。观察来看,多语言环境下成长儿童的语言障碍持续时间相较于病理性儿童失语症而言一般仅持续在语言习得时期,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一般已经能够正常使用一种语言。初步考察此类儿童的语言习得及障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语言获得与感知
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认为,儿童天然地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习得语言是因为其存在的“普遍语法”的存在。儿童在多语言环境接受的是大量不同语言的音素,并不能够像接受母语一样有较为单一的音素构成。Chomsky的理论是建立在儿童接收单一种语言音素的基础之上,“普遍语法”在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儿童身上似乎失去其“传奇般革命性的”存在。如麻秦华(2009)对于儿童如何有效习得英语的论文中,将出生在多语言国家或家庭的儿童的语言习得称为“同时习得双语”。而“同时多语习得”的儿童的语言障碍也显然较难以目前学界理论进行常规的分类、推理和归纳。
此前研究认为新生儿对人类语言系统中最小的单位“音素”(phonemes)十分敏感。Werker(1984)与Gazzaniga(1998)的研究指出,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此后这种辨识能力不断降低直至主要能够清楚辨识所感知到的母语的音素。原因在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