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归因分析
摘要:现实中,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对于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薄弱、不失毫厘的精业精神的缺乏、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的遮蔽、足履实地的实践精神的不足等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针对这些现状,分析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社会价值导向异化为唯快和唯量、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的桎梏、大学生自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薄弱等四个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4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159-03
一、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
为了对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长春理工大学200名材料、化工、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内容都是针对工匠精神的实质――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与理工科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相结合而设计的。
1.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如果您做一个实验经常失败,您还会继续做吗?”5.5%的学生选择果断放??;31%的学生选择暂且放一放,回头再说;30.5%选择了再试着做一做,不行就放弃;33%的学生坚持做下去。虽然从单个选项上来看比较乐观,但是从总体上看67%的学生还会走向放弃的道路,不能一直坚持下去。而对于“曾有过为了做一个实验而废寝忘食或实验室就剩您一个人了被管理人员叫好几遍才走的时候吗?”54%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过,27%的学生选择一两次,14%的学生选择有过好几次,5%的学生选择经常这样。从数据上来看理工科大学生的专注度太低了,太缺乏一种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了。
专注是每一位工匠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是工匠自信的标签。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很多理工科大学生没有把工匠精神视为一块磨刀石,一部分学生在经历挫折之后不会重头再来,如果继续下去还要进行一些心理建设来辅助完成。他们在做实验时很难呈现出忘我的状态,不能为了做成一件事而进入自己的单元世界中,更何谈“双耳不闻窗外事”了。任何一位出色的工匠都要摒弃浮躁,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坚持都很难更何况再去深究、创新了,唯有坚持之树方能结出黄金之果。
2.不失毫厘的精业精神的缺乏
经过调查发现,在“没有时间限制的实验操作中您发现有一个小零件和设备不匹配但是不影响实验结果您会花上很长时间去找到匹配的零件吗?”7%的学生根本不去理会;27.5%的同学认为反正也不耽误事,再说吧;42.3%的学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没事时再去找;23%的学生一定要找到。大部分学生只是有这种浅显的意识,而没有精业所必备的决心。对于“当您成功地完成一件作品后,您会再仔细观察一下吗?如果发现有个地方比预期的结果要厚0.1毫米或有的地方的颜色有一点点的色差等问题出现时,您会怎么办?”9%的学生选择完成了就不会再去管了;11%的大学生会仔细检查一下,但是不会再改了;49.5%的学生选择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就稍微改一下;30.5%的学生发现了就仔细改,不惜重头再来。对工作有着认真的态度,对作品精雕细琢、用心钻研的心态,正是这种“如切如磋”不失毫厘的敬业精神,这恰恰也是理工科大学生极度缺乏的。在他们眼中得过且过就好,从而形成一种将就文化、差不多精神。这种一时的差不多就会导致日后的差太多,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反映出学生敬业精神的缺失,我们需要认真培育理工科大学生这种人生追求和基本素养。
3.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的遮蔽
调查显示,“您在学习、生活中会有一些像做实验时不用电线连接电路,用头发丝替代之类的打破常规的思想和行为并遭到同学的嘲笑吗?”15.5%的同学选择肯定没有,不想成为同学的笑柄;42.5%的同学选择没有,想不出,不想动脑子;22%的同学有过l一2次吧,觉得尴尬就放弃了;20%的同学选择经常的事,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对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面对经常做过的同一个实验会不会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8.5%的学生根本没有,不想动脑子;17.5%的学生习惯了以前的方式,不想自己找麻烦;52.5%的学生偶尔会有,但是用新的方式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也不会成功就放弃了;21.5%总是尝试用新的方式,乐此不疲。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告别经验主义,击败权威效应,用好奇的心态,敢于质疑、勇于尝试的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在理工科大学生的视野中被遮蔽了。当工匠们勇于创新的精神被从众心理、雷同和定势效应所干扰,固有的思维模式所影响,没有进步和突破或缓慢的进步就是退步。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累积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GJT204-2010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docx VIP
- 10kV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案.pdf VIP
- (一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计算机操作系统(慕课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园林模型制作》课件.ppt VIP
- 【课件】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解读.pdf VIP
- 锅炉使用单位锅炉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包含记录.doc
- 2026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AQT-3049-2013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docx VIP
-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