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特色村域经济形成路径及发展动力研究
广西特色村域经济形成路径及发展动力研究
摘要:村域经济的增强与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农业增收、实现农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广西有代表性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广西 村域 发展 产业化
1 概述
村域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单位,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社会结构稳定,社会秩序大多依靠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村域内部居民之间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思想意识等相互影响较大,乡土情结浓厚,信息传递以面对面沟通为主,具有传播范围小、速度快、交易成本较低、违约成本较高等特点。村域之间信息传递效率较低,交易主体的信息非对称特征显著,彼此之间的协作难度较大。因此,探索和建立以村域为单位的经济体,在保障农户单独生产灵活性的同时,发挥村域集体的经营规模效应,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区村域经济发展路径和特点的归纳,在主导产业上分为种植、养殖、工业生产和旅游四种形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发展路径上可以概括分为:示范推动型、项目带动型、传统优势型和资源禀赋型四种类型,四种类型彼此可能有交错、相互衔接。
2 示范推动型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高风险性,任何的决策一旦失误,将会造成一段时间内难以挽回损失,考虑到自身在信息占有、技术储备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农民的生产行为较为保守、谨慎,一些新的技术、产品的推广往往进展缓慢。在村域内部选择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通过言传身教的直观方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具体而言,有如下两种形式:
2.1 政府推动型 基层政府(主要表现为村委会和党支部)除在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之外,还应以“参与者”的身份,拉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在产业布局、技术支持、环境改善、资金筹措、市场开发等方面发挥示范、引导、协调、规范、服务等作用,将分散的农户种植塑造成有影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提高集体影响力和参与市场竞争力,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
2.2 精英带动型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都离不开精明能干的“领头羊”。农民之间社会关系相对稳定,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高,相互模仿、交流、学习的可能性更大。村中能人或是精英与周围村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自己带头致富,同时也是言传身教或无形示范带领村民致富的“双带”人才,扩散效果显著。
精英带动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①有表现为示范带动型,如平乐县显堆村黎宗宪靠种月柿率先走上致富路后,以事实来转变群众观念,积极带领村里骨干种植月柿发家致富,引领全村种上月柿;②有表现为说服带动型,如环江县下南村村民谭复甘开办养牛示范场,动员群众打消群众的顾虑,引导群众走上菜牛养殖之路;③有表现为技术支持型,如天峨县汉尧屯吕昌发利用楼顶空间饲养山鸡(也称七彩山鸡)去的成功以后,无偿向乡亲们提供养殖技术,使汉尧屯群众共同走上了这条七彩的致富之路;④有表现为销售服务型,如环江县山岗村黄继胆攻克酿造技术难关,成功酿造出优质的窖酒后,与数百户农户与他鉴定了购销合同,成为酒厂原料生产者,实现集体致富。
3 传统优势型
传统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财富,是难以模仿的竞争力。村落社会有着长期传统(习惯)文化的积淀,村域内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相对固定,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显著,文化的传承更多依靠言传身教,这种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其稀缺性和稳定性。随着社会流动性、城市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传统的稀缺性愈发明显。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也可以形成独具有色的村域经济。
金秀县孟村以其独特的钓鱼舞、黄泥鼓舞、香哩歌等瑶族歌舞及上刀山、过火海等瑶族绝技,大打民俗旅游牌,拓宽增收渠道,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那坡县龙华村是那坡黑衣壮聚居地之一,具有“活化石”之称。近几年来,该村依托黑衣壮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服饰、歌舞、干栏建筑、丧葬文化等载体形式展现古朴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到此旅游;靖西县旧州街手工制作绣球历史悠久,是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的代表,当地居民结合当地山水田园旅游资源,家家户户参与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与开发,旧州街也成为广西唯一的村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 资源禀赋型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资源禀赋,都存在很大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差异构成了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村域经济发展也应该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根据资源禀赋情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村域竞争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