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1379例HIVAIDs死亡病例分析研究.docVIP

广西玉林市1379例HIVAIDs死亡病例分析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玉林市1379例HIVAIDs死亡病例分析研究

广西玉林市1379例HIVAIDs死亡病例分析研究   【摘 要】目的:了解玉林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死亡病例特征,以把握患者死亡主要因素及影响患者生存期因素,为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病人生存时限和生存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HIV/AIDs死亡病例个案及随访信息,运用SPSS 22.0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描述分析患者存活时间均值及95%可信期间,采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进行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1379例HIV/AIDs死亡病例,以低文化水平人群为主,?业以农民及农民工为主,样本主要来自医疗就诊行为发现,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死因主要为艾滋病无关死亡。确诊距死亡时间最长为159个月,平均存活时间为17.21个月,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感染途径、诊断时病程、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治疗时CD4细胞水平等是HIV/AIDS患者存活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玉林市HIV/AIDs死亡病例主要死因为与艾滋病无关死亡,晚发现、未及时治疗和治疗比例低是影响患者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强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艾滋病;死亡因素;存活时间   【中图分类号】R85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0-01   广西玉林市自1996年在外地监测标本中发现玉林籍HIV后,2000年以来陆续在辖区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积报告疫情数逐年上升,累计死亡病例逐年增加。为了解影响我市HIV/AIDs病例的死亡因素,笔者对2011年―2015年现住址为玉林市的HIV/AIDs死亡病例1379例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把握影响HIV/AIDs病例的死亡因素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为促进实现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病人生存时限和生存质量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按现住址报告的所有HIV/AIDs死亡病例,删除重复报告病例后,共获得HIV/AIDs死亡病例1379例。   1.2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按现住址下载玉林市所辖7个县(市、区)HIV/AIDs死亡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和个案随访表中的病人的基本信息和随访数据,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基本情况、诊断时间、死亡时间、CD4检测结果、死亡原因、治疗情况等信息。使用SPSS 22.0版本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描述分析患者存活时间均值及95%可信期间,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进行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379例HIV/AIDs死亡病例中,男性1114例(80.78%),女性265例(19.22%)。民族以汉族为主,共1352例(98.04%),其他民族27例(1.96%)。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为主,共905例(65.63%)。职业分类以农民及农民工为主,共1055例(76.50%)。文化程度以低文化水平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825例(59.83%),初中文化442例(32.05%)。死亡病例样本主要来自医疗就诊行为发现910例(65.99%)以及检测咨询267例(19.36%)。病例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1256例(91.08%),同性传播4例(0.29%)。诊断时年龄最小0岁,最大91岁,平均年龄(55.02±16.22)岁,以41―80岁发病年龄为主,占总数的76.14%。死亡时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92岁,平均死亡年龄为(56.65±15.93)岁,死亡年龄以41―80岁为主,占77.74%。诊断时病程为HIV的580例(42.06%),AIDs的799例(57.94%)。接受抗病毒治疗的448例(32.49%)。见表1。   2.2 死亡原因   1379例病例中,死亡时病程为HIV的591例(42.86%),AIDS的788例(57.14%)。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377例(27.34%),艾滋病无关死亡病例989例(71.72%,其中其他疾病968例,自杀20例,吸毒过量23例),死亡因素无法判断的13例(0.94%)。   2.3 HIV/AIDs确诊距死亡时间   792例在确诊12个月内死亡(其中1例病例在确认报告出具前死亡,35例病例出具确认报告当天死亡),确诊距死亡时间最长为159个月,平均存活时间为17.21个月。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