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间诂的训诂体例和训诂方法分析-analysis of the exegesis style and method of mozis interpretation.docxVIP

墨子间诂的训诂体例和训诂方法分析-analysis of the exegesis style and method of mozis interpretation.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子间诂的训诂体例和训诂方法分析-analysis of the exegesis style and method of mozis interpretation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 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一章 第一章 概 說 第 第 1 页 第一章 概 說 西漢以後,墨學衰微,《墨子》少有人問津。自漢至清前,僅晉之魯勝作《墨 辯注》(已佚,僅存《墨辯注序》),司馬彪、張湛引《墨經》注《莊子》、《列 子》。唐之樂台注《墨子》三卷、宋之李焘校《墨子》,但俱亡佚,已不可知。 明末清初之傅山雖撰《墨子·大取篇釋》,但亦至 1854 年才被刻入《霜红龛集 僃存》。這就造成《墨子》“阙文錯簡,無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曉”①。 清代中叶後,治墨者漸衆,畢沅、汪中、王念孫、張惠言、蘇時學、俞樾、 吴汝綸、孫詒讓等治墨大師相繼而起,各领风騷,而孫詒讓以《墨子間詁》居集 大成地位。 第一節 《墨子間詁》的作者 孫詒讓(1848-1908 年),字仲容,号籀廎,浙江瑞安人。他是乾嘉學派的後 期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清代三百年樸學的“殿軍”。他十三岁就著成《廣韻姓 氏刊誤》,十八岁寫成《白虎通校補》,二十二歲開始草創《溫州經籍志》, 輯成《永嘉郡記》。從二十五歲草創《周禮正義》和草成《商周金識拾遺》 開始,他以研治《周禮》為中心,相繼完成了《墨子間詁》、《古籀拾遺》、 《札迻》等一批主要代表作。從四十八歲撰《興儒會略例》和籌辦算學書院 開始,他以半學者,半社會活動家的身份完成了《周禮政要》、《契文舉例》、 《名原》等著作。他一生著述達 30 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訓詁學、 文字學、校勘學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周禮正義》被章太炎贊 許為“古今言《周禮》者莫能先也”②。梁啟超對此書也推崇僃至,說“這部 書可算清代經學家最後的一部書,也是最好的一部書”③。《墨子間詁》為孫 詒讓歸納眾家校說而成的訓詁名著,梁啟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評 述此書說“蓋自此書出,然後《墨子》人人可讀。現代墨學復活,全由此書 導之。古今注《墨子》者固莫能過此書,而仲容一生著述,亦以此書為第一 也” ④。1904 年撰成《契文舉例》二卷,這是我國第一本考釋甲骨文的著作, 此書既釋文字又考制度,開了古字考釋與古史考證相結合的先例。孫氏成了 第一個較系統地研究甲骨文字的學者。1905 年撰成《名原》二卷,這是探究 ① 孫詒讓,《墨子間詁》,中華書局,2001,俞序,第 2 頁 ② 章太炎,《孫詒讓傳》,載《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 P213 頁 ③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人民出版社,2008,第 211 頁 ④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人民出版社,2008,第 255 頁 第 第 2 页 漢字之源與演變規律的古文字學理論專著。該書开啟了用甲古文考證古文字 的先河,被誉為“划時代的作品”。孫詒讓主張普及教育,重視師範教育, 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並以教育活動的卓越貢獻和教育思想的獨到見解,赢 得了清末教育界的推崇,在近代教育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孫詒讓繼 承了清代浙江學者關心地方文獻的傳統,以整理鄉邦的文獻為己任,在校理 輯錄地方文獻史料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1877 年編成《温州經籍志》三 十六卷,被目录學界称之為“最著名的地方藝文志”。 第二節 《墨子間詁》書名的闡釋 關於《墨子間詁》的書名,學術界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墨子 間詁》之“間”當讀為“間隙”之“間”。從《墨子閒詁題名疏證》、《墨子 間詁書名小考》、《墨子間詁書名正義》等文章當中可以看出來。也有人認為 當讀為“空閑、清閑”之“閑”,如湘潭大學許劍飛的碩士論文《墨子閑詁失 誤考辨》等。綜觀各家觀點及孫詒讓在“自序”當中對“間詁”二字的解釋,《墨 子間詁》之“間”,當讀為“間隙”之“間”。下面將對其進行具體闡釋: (一)問題產生之由 在古書當中,《墨子間詁》皆作《墨子閒詁》。《說文》:“閒,隟也。 从門,从月。,古文閒。”徐鍇《系傳》:“大門當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 隙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文從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