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态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启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生态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启迪

德国生态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启迪   [摘 要]德国生态治理的主要做法是: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以源头控制污染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注重变废为宝的污泥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德国生态治理成功的奥秘在于运用了善治的理念和方法。德国生态善治的本质特征体现为:治理的利器是法治,治理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治理的方法是注重自然力的运用和推行预防为主的整体性源头治理。德国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方法论价值。   [关键词]德国;生态治理;生态文明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1AKS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方世南,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苏州 215123)。   德国曾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莱茵河水污染严重,河水又黑又臭,鱼虾几乎绝迹,被称为“欧洲下水道”“欧洲公共厕所”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煤铁重工业区的鲁尔,空气污染严重,白昼如同黑夜,汽车因无法辨认道路而难以通行,人们呼吸时都感到有一种窒息感,树木被染成煤灰色,就连蝴蝶的保护色都变成了黑色。然而,经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德国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环境保护最好、生态治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应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冈瑟?盖勒(Gunther Geller)的邀请,笔者于2015年6月深入德国的城镇、农村、社区、湖泊、山区以及生态治理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德国生态治理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德国生态治理的许多做法走在世界前列,其经验值得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德国生态治理的主要做法   笔者本次对德国生态治理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治理、污泥治理以及太阳能新能源的利用方面。德国的主要做法是: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以源头控制污染、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注重变废为宝的污泥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一)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   莱茵河是德国的“母亲河”,鉴于其对德国工业、农业、交通以及饮用水源地的重要地位,又被称为德国的“幸运之河”。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河水污染十分严重,被称为欧洲最大最臭的臭水沟。而今,莱茵河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水质基本上达到了可直接饮用的程度。   德国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莱茵河成功治理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展开跨国之间的合作治理。1950年7月成立了由德国、荷兰、瑞士、法国、卢森堡等国家共同参与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进行国际之间的合作治理。由处于最下游的荷兰出任永久性的秘书长,以利于其更尽职尽力地监督上游的污染问题。生态治水计划、总体规划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各国分头认真实施,费用各国分担。提出了“让大马哈鱼重返莱茵河”“到莱茵河洗澡”等有利于形成由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莱茵河治理的具体目标。   二是进行整体性生态规划。从全局观、系统观对莱茵河进行生态总体规划,以此为基础进行细部设计,最后进行具体生态措施项目的设计及落实。特别注重莱茵河大生态系统治理的理念,实行森林、农村、城市和社区以及湖河的整体同治,加强动植物生长的栖息地建设,消除河水流动障碍,促进河水流动,改变工业化时期对河道截弯取直以及用水泥固化河坡的反生态做法,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原貌,多植灌木与草本,充分激活河水的生机活力。   三是坚持整体性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以雨水利用为例,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落实了各项具体措施,如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游乐场地雨水的利用、道路沿线雨水的利用等。将多种具体措施串联整合,所产生的效果非同凡响。现在莱茵河中的有毒物质减少了90%,成活鱼种63种,并出现了曾经绝迹的鲑鱼①。真正实现了“让大马哈鱼重返莱茵河”“到莱茵河洗澡”以及“人水共生存”的生态治水目标。   (二)以源头控制污染,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   无论是在工业领域水治理方面,还是农业、城市、社区等方面的水污染治理方面,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采取的做法,都是先产生大量污染后进行末端治理,并且在治理的过程中,很少考虑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而70年代以后采用的新思路是首先注重源头控制,避免污染的产生,并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   一是工业水资源的闭路循环利用。德国非常重视非点源污染的治理。由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耗资巨大,且只能对点源污染进行治理,无法处理非点源污染。然而,非点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德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多年前,德国的雨水必须通过巨大的管线收集后排入污水厂处理,短期内超过污水厂处理负荷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受纳水体。若进行大管径管线改造,需要巨大的投资。如今,德国采取了相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