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高速搅拌湿法制粒产物穿心莲混合粉体关键物理特性参数研究
影响高速搅拌湿法制粒产物穿心莲混合粉体关键物理特性参数研究
[摘要]该文研究关键粉体物理特性参数对高速搅拌湿法制粒产物性质的影响。以穿心莲提取物为模型药物,采用4种制备工艺,分别与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按质量比1∶0.5,1∶1,1∶2混合制备混合粉体,采用高速搅拌湿法制粒。以颗粒收率、团块和细粉比例,颗粒休止角及颗粒Hausner ratio为指标评价制粒产物性质,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粉体物理特性参数对制粒产物性质的影响。物料休止角、含水量、孔体积、密度以及与水的接触角是影响制粒产物性质的关键粉体物理特性参数。中药浸膏混合粉体关键物理特性参数是影响高速搅拌湿法制粒的重要因素,从物理因素角度分析了关键粉体物料特性参数对中药浸膏粉体制粒的影响。
[关键词]高速搅拌湿法制粒;粉体;物理特性参数;逐步回归分析;颗粒
在制药行业中,制粒是固体制剂的重要环节,已成为提高颗粒剂、片剂及胶囊剂等产品质量、性能和简化生产工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1]。高速搅拌湿法制粒具有混合效果好、生产效率高、颗粒流动性好等优点,并可提高物料的可压性和流动性,便于药物的分剂量和控制药物的释放,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较广泛的制粒技术[2]。制粒较多采用试错法与经验法,不仅操作繁琐,且缺乏精确性的控制,导致工业生产制粒具有3~5∶1的高回收率(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3-6]。对过程参数的研究报道证实过程参数对制粒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控制过程参数能够制备理想粒径的颗粒[1],但鲜有探讨不同的物理特性参数引起处方性质差异对制粒结果的影响,而物料的物理特性参数对颗粒性质具有较大影响,会影响颗粒粒径和药物的分布等[7]。本研究以穿心莲为模型药物,采用高速搅拌湿法制粒,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粉体物理特性参数对中药浸膏粉体颗粒成型和颗粒性质的影响。
1 材料
OPD-8喷雾干燥设备(上海大川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YF-118高速粉碎机(瑞安永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VH-5混合器(吉林市中诚机械厂),HLSH2-6型湿法混合制粒机(北京航空制造研究所),标准筛(长沙市思科仪器纱筛厂),BT-1000型粉末综合特性测定仪(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TriStar3000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测定仪(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GTB粉末和颗粒流动性测试仪(德国Erweka公司),液压机及压片磨具(英国Graseby Specac公司),OCA20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德国Dataphysics公司)。
穿心莲药材(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1302001),微晶纤维素(MCC)PH101(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穿心莲提取液的制备
穿心莲药材加10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合并滤液,85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85 ℃),真空干燥(85 ℃,-0.1 MPa),即每1 g干膏相当于15.3 g生药。
2.2 穿心莲混合粉体的制备。
工艺1:取浓缩至密度为1.05(85 ℃测定)的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10 ℃,出风温度85 ℃,流速1.5 L?h-1);干燥产物按质量比1∶0.5,1∶1,1∶2分别与MCC和可溶性淀粉混合30 min。与MCC混合得到的混合粉体分别记为A1,A2,A3;与可溶性淀粉混合得到的混合粉体分别记为B1,B2,B3。
工艺2:取浓缩至密度为1.05(85 ℃测定)的浓缩液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温度85 ℃,相对真空度-0.1 MPa ),干燥产物按质量比1∶0.5,1∶1,1∶2分别与MCC和可溶性淀粉混合后粉碎过5号筛。所得混合粉体分别记为C1,C2,C3和D1,D2,D3。
工艺3:取工艺2的干燥产物粉碎过5号筛,粉碎产物按质量比1∶0.5,1∶1,1∶2分别与MCC和可溶性淀粉混合30 min。所得混合粉体分别记为E1,E2,E3和F1,F2,F3。
工艺4:按工艺2计算每1 g浓缩液相当干燥产物的量,取浓缩液按换算成干燥产物的量,以质量比1∶0.5,1∶1,1∶2分别与MCC和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粉碎过5号筛。所得混合粉体分别记为G1,G2,G3和H1,H2,H3。
2.3 混合粉体相关性质测定
2.3.1 水分测定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第一法[8]测定各混合粉体含水量(MC)。
2.3.2 休止角测定 采用GTB粉末和颗粒流动性测试仪测定混合粉体的休止角(AOR)。
2.3.3 Carr指数测定 采用BT-1000型粉末综合特性测定仪测定混合粉体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