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亚裔澳大利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亚裔澳大利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因缘于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主办的“澳大利亚文学周”,我有幸认识了出身于华裔柬埔寨家庭的澳大利亚女作家艾丽斯?彭。2006年,艾丽斯?彭出版了她的处女作《璞玉》(Unpolished Gem),该书一出版就登上了年度畅销书榜,在维多利亚州图书馆暑期阅读计划中被评选为维多利亚州暑期阅读次数最多的5本书之一。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评论说:“Alice Pung is a gem. Her voice is the real thing. (艾丽斯本身就是一块玉,她的声音是真实的。)”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海伦?加纳 (Helen Garner) 则说:“There’s something striking on every page of Unpolished Gem. (《璞玉》中每一页都有震撼人心的东西。)”   该书尽管颇受青睐,也得到知名作家的激赏,但更多的是私语性质的家族史记录,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她的另一部编著更值得我们注意。2008年艾丽斯?彭主编了一部广受欢迎的文集《澳大利亚长大的亚洲人》(Growing Up Asian in Australia)。这部文集包括62个故事,其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有名的和普通的亚裔澳大利亚人,他们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些是19世纪60年代由于淘金热而来到澳大利亚的亚洲人的后裔,他们亲身经历了所谓的“白澳政策”,有些是来澳大利亚不久的亚洲人,他们生活在多元文化主义时代,还有亚欧混血儿,领养儿童和移民等。艾丽斯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之所以编辑这样一部书,是因为自1810年亚洲人来到澳大利亚以后,很少有关于亚洲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经历和对这个国家做出贡献的书。该书收集了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亚洲孩子的成长故事,讲述他们如何融入澳洲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比如,有Jenny Kee的青少年的觉醒;Tony Ayres给种族主义暴力少年的飞吻并活下来讲这个故事;年轻的Cindy Pan发誓要获得每个领域的诺贝尔奖;Benjamin Law与澳大利亚愤怒的野生动物亲密接触;Kylie Kwong到曾祖父在中国生活的小山村拜祭等等。艾丽斯希望年轻的亚裔澳大利亚人拿起这本书时能有所启发,认识到不只有医生或会计才意味着成功,另外还有很多诱人的职业,比如艺术家、朋克摇滚乐歌手、市长、电台DJ、作家、电影导演、或者养鸡养猪专业户等等。   该书以并不严谨的方式分为12个主题,以Strine开篇,而以Homecoming收尾,中间依次包括Pioneers,Battlers,Mates,The Folks,The Clan,Legends,The Hots,UnAustralian,Tall Poppies,Leaving Home。从语言学习开始,再到返乡寻踪,历经生活的各种曲折、欢笑和泪水,不管是澳洲,还是中国,最终还是处于一个“异己”的社会。Strine一词本来是“澳式英语”的意思,是对带有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的一种谑称,但是作为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却飞蛾扑火般地学习这种语言,并刻意回避汉语,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认为只有没有外地口音才能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如在第一篇文章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Learning My Language中,作者Amy Choi说,外公多次试图用中文给她讲解中国诗词,她仅仅敷衍听过一次,其他都予以拒绝;外公年龄大了,有时出门要人陪护,作者总是远远地跟着,只有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出现在他左右;当外公去世以后,Amy后悔了,后悔自己那样对待他,也后悔自己没有学会用中文交流,因此在文章的最后她写道“我对汉字的书写以及中国文化的许多元素并不感兴趣。我只能尽力保证下次有年龄大的亲戚想让我听他们说话时,我不仅愿意听,也能够听懂。”而在另外一篇文章“Chinese Lessons”中,作者Ivy Tseng更是以诗歌开篇喊出了她对汉语的恐惧,她写道:“我一直以来对星期六早晨的11点心怀恐惧/11点意味着SBS电台国语节目的结束/11点意味着汉语课的开始。”从她记事开始,父亲就会在每个周六上午11点准时召集作者和她的两个姐姐学习汉语。然而作者对此并不热衷,甚至可以说在敷衍了事,最终也没学会多少字。但是当作者长大时,发现了汉语的重要性,起码在简历上可以炫耀她能说流利的汉语。正如作者所说“我每次对镜梳妆时,一张中国式的脸会看着我,皮肤被澳大利亚的太阳晒成了褐色,但皮肤下流的血还是来自台湾与中国(大陆)”。她希望自己能说出流利的汉语,可以写出工整的汉字,但现在只能在父亲看报时表示出自己对汉语的兴趣来慰藉父亲。   尽管语言可以学习,容颜也可以改变,可血管里的血却是无法换掉的。作为有色人种,在一个白人世界里,虽然你有与他们同样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