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江鸩杀李逵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宋江鸩杀李逵原因

浅析宋江鸩杀李逵原因   [摘要]宋江、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二人从江州相识到魂聚蓼儿洼,一直亲如手足,患难与共。他们的相聚以“义”为基础,表面上情分最重,但内部却充斥着尖锐的矛盾,李逵最后也成了宋江“忠”的牺牲品。两位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不仅与二人的出身、文化教养、思想追求及悲剧性格有关,且与时代观念及作者情感倾向有紧密关系。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李逵;忠;悲剧性格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93-02   一部《水浒传》,令人愤怒、令人叹息的就是宋江在临死之前毒死了兄弟李逵,而李逵也心甘情愿受死。宋江与李逵患难与共,李逵对宋江又极其忠诚,极其崇拜。看起来,宋江鸩杀李逵让人始料不及,但综观全文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及结合时代观念、作者的矛盾心理,李逵的被毒杀又是必然的。   一、宋江、李逵非同路人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它在反映人物对立的冲突时,集中地反映在宋江、李逵身上。他俩无论是出身、文化教养还是人生追求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一)二人的出身及文化教养不同   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日常又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小说中二十二回中又说“他是个庄农之家”,可见宋江有田产,同时又有钱周济他人,由此可以看出宋江出身富户,生活地位至少处于农民的上层。小说中又说宋江是一名刀笔小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儒家高度评价的忠、孝、信、义的美德。由此看,宋江是一个上与统治阶级有关联,下与广大人民有密切关系的人物。   李逵出身贫苦农民,由于在乡中打死了人,逃命在外,他又在戴宗那里做了一名小牢子,过着低下的贫苦生活。由于出身贫农,他没有受过传统的文化教育,是一个文盲、大老粗。他粗鲁、糊涂、不知法度、不管礼法。他做事直率,没有半点虚伪之态,他对自己弟兄和受苦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回家接老母,老母却被老虎吃掉,于是他杀了四虎。他粗鲁中也有可爱之处。在枯井中救卢俊义害怕别人把他留在井中;戴宗不让他吃荤,他偏吃,吃了之后戴宗就三番五次折腾他,他完全信以为真。他做事直率,没有半点虚伪之态。他一生憨直、一生存真、心口如一,他对自己弟兄和受苦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也有缺点:嗜杀如狂,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惹出祸事却让别人收拾摊子。   (二)二人的人生追求不同   宋江一直是个“官迷”。由于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宋江有着对功名富贵的强烈追求。小说三十二回中他的一席为武松前途谋划的肺腑之言,把宋江的人生追求充分显露出来。他的最高理想是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为了他的理想他一直用委曲求全、屈中求伸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一坐上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随着义军的壮大,他把义军的胜利当作换取招安的资本,完全执行起上山之前他为武松的谋划。七十一回中,菊花会上他明确提出了招安的期望,希望做国家的臣子。在鲁智深擒方腊之后,宋江劝鲁智深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以报答父母勤劳之恩。总之,宋江一生致力于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李逵一生追求“快活”。他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快活”二字。他屠杀了扈三娘一家后说杀的快活。他出身贫苦农民,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底层,直接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本能地具备了对官府本性的清醒认识。他骨子里的反叛精神最彻底,“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是他最了不得的反抗呐喊,这在当时是很激进的,反映了农民中少部分人的政治理想。李逵一直与宋江追求招安的纲领做斗争。宋江和李逵以“义”为基础聚合在一起,“义”将他们许多的差异暂时掩盖住了。待到义军势力壮大,宋江求招安的愿望愈加强烈起来,宋江与李逵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从头到尾,李逵始终没有对招安表示过赞成。每次宋江提出招安的话题,他总是站出来唱反调。季羡林曾说“建立新社会的农民空想和推翻腐朽王朝的现实要求,是李逵反抗精神的主要标志”。   宋江力求招安,追求功名富贵,而李逵反对招安,什么事都追求“快活”二字。由此看,宋江、李逵二人的人生追求截然不同。李逵成了宋江追求功名富贵路上的绊脚石,宋江一直想除掉李逵,直到临死时才得以实现。   二、宋江、李逵性格的悲剧性   宋江出身小吏,有着过人的机智,高超的领导才能,但是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入仕思想严重,造就了自己和众位兄弟的悲惨结局。   (一)小吏出身的卑微感   我们通常官吏并提,实际上自宋代以后,“官”和“吏”两者的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大,在当时“吏员在统治者内部是处在边缘地位的”。从宋朝历史看,官是士人,吏是庶民;官可以升迁,可以封妻荫子,吏一般情况下没有升官,封妻荫子的资格。宋江由于笃信儒教,他身上沾染了奴性的自卑的心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