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宋代谶谣中社会历史
浅析宋代谶谣中社会历史
内容提要:历代都有很多谶谣流传,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带有预言性质的谶谣却常常被视为妖言,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也往往被忽视。本文试从宋代谶谣涉及的内容着手来分析谶谣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历史,并指出一些谶谣的制作原因、背景及影响。以求更客观地看待谶谣的价值。
关键词:宋代;谶谣;社会历史;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4-8-12
谶,是对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它们往往以假托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说文解字》曰:“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四库全书总目》卷六案:“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谣,是指流传很广的、不讲究音律格式、不求配乐而唱的歌曲。《初学记》卷十五引《韩诗章句》曰:“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尔雅》释乐曰:“徒歌谓之谣”。因此,谶谣就是把谶的神秘性和预言性与谣的民间性和流行性结合起来的一种产物,是以谣的通俗形式来预测国家、政治的吉凶成败或人事的荣辱祸福的预言。所以,谶谣不仅具有“谶”玄妙难解的特性,如多以谐音、双关、借代、比兴、对偶、拆字、通假等为创作手法,并融合阴阳五行及生肖,将中国文字的奇妙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又具有“谣”的民间性和流行性,从而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的舆论效果,更甚者能影响到时局的走向。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谶谣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如《左传》僖公五年卜偃引晋献公时童谣,就是晋灭虢的谶谣;《史记?周本纪》记周宣王时的童谣:“粟弧箕服,实亡周国”。以此歌为褒姒亡周的谶谣。其后历代都有谶谣流传,宋代也不例外。《青箱杂记》卷七:“?|谶之语,在《洪范》‘五行’,谓之诗妖。言不从之罚,前世多有之,而近世亦有焉。”但谶谣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产生和传唱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所以,谶谣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往往比“正史”中的记载更加生动活泼和切实逼真。本文通过对宋代的谶谣的研究,试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展现宋代的社会历史。
一、反映宋与辽、金的战与和
北宋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就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直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与辽国定下了“澶渊之盟”后,北方地区才有了少许安宁。但至宋仁宗后,北宋朝政却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也不断激化,国势逐渐走向衰落。尤其是到了北宋后期,统治者宋徽宗不仅不励精图治,反而一味的奢靡享乐,重用奸佞,敛取奇珍异石,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以致民不聊生,国家满目疮痍。时有谣云:
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但看明年正二月,满城不见主人翁。
“臻蓬蓬”本是宣和初年燕山(今北京)地区人民利用女真族民歌创作的一首“新番曝唱”,唱时用鼓伴奏,每唱到曲尾,就有扣鼓的臻蓬蓬声。燕山人民以此谣来表达对燕云十六州一定会被收复的信念以及对契丹统治者的诅咒。但辽灭后,这首“臻蓬蓬”随即传人了汴京城,在京师“翕然并唱”,而且很快“传于天下”。由于谣中描述的内容又同宋朝末年的真实情景很相似,所以,此谣又被视为金将亡宋的预言。无独有偶,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金人将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之地归宋时,汴京城内又有谣云:
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
少则少,我两个厮守。怕则怕,人来破斗。
由此看来,宣和年间,北宋虽与金联合灭辽,将燕京等地暂时收回,但外表虚华的北宋王朝却无法掩盖其黑暗腐朽的社会本质,病入膏肓的北宋再也无法阻挡金人前进的步伐。
不久,金人大举攻宋,逼近汴京,徽宗急忙让位其子赵桓即钦宗后,仓皇逃往安徽毫州。第二年四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返回汴京。但徽、钦二帝却一心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解散各地抗金的人民义军,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北宋王朝的形势也更加危急。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再次攻打汴京,镇守北京的范致虚出兵勤王,时谶谣云:
草青青,水渌渌,屈曲蛇儿破敌国。
“巳”肖蛇,“屈曲蛇儿”即“巳”,草头水旁加上“巳”,便是“范”字,此谶谣是指范致虚将打败金军,收复汴京。然而范致虚最终未能击破金兵,也没能阻止金军俘掠徽、钦二帝,并后妃宫女三千余人及大量财物北上。至此,北宋灭亡。
南宋在战乱中匆匆建立,政局的不稳定和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更是严重。但南宋前期的一些有志之士,以及原宋朝统治地区的北方人民渴望南宋政府能够收复沦陷的土地,并实现统一。孝宗淳熙年间,黄河决人汴梁,有谶谣云:
黄河灾,天水来。
天水是宋王室赵姓的发源地,将洪水比作天水,进而视作南宋军队前去收复汴京的预兆。这表明在金朝统治下的北方百姓已将天灾带来的痛苦置之度外,只一心希望南宋军队能够迅速北伐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