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深度开发与作文有效教学途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深度开发与作文有效教学途径

教材深度开发与作文有效教学途径   【摘 要】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有效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批准号为D/2008/02/176,主持人,赵长河)的中期汇报成果。该课题研究和探索了如何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从而促进作文教学及学生作文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材开发 作文教学 教学效果      一、拙妇难为有米之饮      1.作文教学的现状   时代的进步,带来了生活的多彩和思想的多元。学生的作文天地比以前宽广得多,表达方式也比过去丰富得多,但学生的作文现状却并不理想。面对作文,教师是“教不好,不想教”,学生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   2.实质:捧着金饭碗却在啃馍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材,蕴藏着丰富的作文资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就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理解,再去模仿、创新以至自由运用,这样“例子”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共选用了110多篇文章,真可谓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作文素材之无尽藏也”。守着这样的宝藏,却抱怨写作文没有素材,写不出好文章,这真是捧着金饭碗却在啃馍馍。      二、积累,让教材成为作文素材的不竭源泉      优美的原料从哪里来?从教材中积累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比如2007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诗意的生活》中写道:“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梭罗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高扬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的生活。”此段中的素材几乎全部来自教材,而巧借教材成就佳作的事例在历年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利用。   1.直接从教材中摘抄优美的语句、语段,分析其适用的作文话题   例如:“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十八岁和其他》)适用的作文话题:学习。启示:真正的学习虽苦犹乐。   “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亲自做。……格斯拉先生,最后饿死了。”(《品质》)适用话题:竞争。启示:要善于推销自己。反弹琵琶式好酒也怕巷子深。②桃李不言,难以成蹊。   2.积累教材中作家生平事迹或教材中动人的故事情节   教材中的课文均是名家之作,走近作者、知人论世有利于化用为作文素材。如讲《赤壁赋》时可以介绍苏轼的人生抱负、复杂的思想、“乌台诗案”等等。这些素材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高考高分、满分作文之中。   再如教材中关于“鸿门宴”的故事也经常被学生活用作素材:“随风而扬起的是凄楚的歌声,这是40万楚兵的死亡之歌,其声何其悲烈,痛彻心肺!我想:霸王已经再也听不到了。鸿门宴错失良机,亚父良言不被采纳,是因为他顾念故情的妇人之仁吗?不,是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刘邦不过是手中一颗棋子罢了,不会对他构成威胁。放虎归山,等待他的,只有死亡。”――高考优秀作文《择善而从》。   3.依托某一篇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挖掘教材,必然会有新的发现、领悟。例如《劝学》一文,就可以从善于凭借外物、环境对人的影响、坚持的作用、积累的重要性、反省的角度等去挖掘作文的素材。   再如苏教版必修三的《鸿门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实际已经预示了楚汉战争的结局。对项羽失败的结局,后人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如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乌江亭》则认为:“百战疲劳壮土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则讴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难。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却认为:“宜将剩勇追究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依据多篇文本就同一个角度进行归纳整理   如:从“珍爱生命,直面人生(困境)”这一角度整理:   必修二《我与地坛》,史铁生在活到“人生最狂妄的年龄”21岁时突然双腿瘫痪,注定下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想死的念头一直笼罩着他。是地坛和母亲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使他知道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