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启示.docVIP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启示.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启示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启示   摘要:近年,我国在产品质量上出现的问题曾出不穷,既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又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甚至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日本制商品的优良品质被世界所公认,这与日本企业社会责任息息相关。通过对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以及现状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就应该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这也是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主要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 企业 社会责任      1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1.1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基因”日本20世纪30年以前开始就已经开始强调企业的社会存在,明治时代的企业家们作自己的资产投资的同时,积极参与修公路、修电、修铁路、架桥梁、建学校等公益事业。比如在东京八王子市内有一座桥,这座桥叫?c原桥。这座桥是以?c原为代表的当地实业家在明治36年集资建造,献给东京府的。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造福了一方百姓。可以说,本来在日本社区和商人之间就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再追溯到农耕文明的话,“村”作为生产单位,集团生产稻米,同时“村”又是他们生活集团。这样事业自身和社区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日本的社会中自古以来根深蒂固。   古往今来,日本企业理念和社会责任之间就有着渊源。在商界中自古流传“不追求浮利”的家训,与顾客和社会的共同生存,寻求共同发展。很多企业的创业理念中包含“社会贡献”的内容。TO7O,1917年革新窑业,在北九州的小仓创立东洋陶器株式会社时,第一任社长大仓和亲起草的创业致辞中誓言发展“良品主义”,作为连带集团,他的父亲大仓孙兵卫在日本商社的先驱―森村购物广场宣言:“不卖交给顾客马上就坏的商品!”据说,曾经有来自纽约的订单,要定3000个5节能连在一起的钓鱼竿,孙兵卫将库里的鱼竿,每五个亲自接起来,3000个鱼竿全部实际试验,结果有2000个断了,只有1/3是良品,孙兵卫便回复纽约:“我们没有这样的鱼竿”。这件事一直被传为日本商界的佳话。   王子制纸集团的创始人涉泽荣一,创立了日本最初的银行等500多家会社,600多家福利事业,活跃于???本明治维新和大正的时代,有人称他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他一直强调:“伦理和算盘的一致,越是混沌的改革时代就越要“行善事”“做良商”,强调伦理和利益的兼顾,他的书《论语与算盘》至今仍然畅销,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当今,日本国内涉泽荣一的理念又被网民传颂,以示商界。   这些企业责任思想佳话被一些日本学者称为:当今日本的业社会责任的“基因”。   1.2二战后日本企业的不祥事到CSR尽管日本有这样好的“基因”,CSR一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名词在以前日本却不曾有过,跟我们国家一样它是由欧美国家传来的。当前日本正在探索世界的社会责任理念与东亚文化相融合的道路,那么,日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兴,在企业近代化进程中,企业过度追求利益势头也一度上升。优先追求短时间内让日本的经济复兴,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一度被忽略了。1967年,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日本从1955年名列资本主义世界第35位的“中进国家”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然而,正如经济学家内野达郎所说:“昭和40年代(1965―1974)前半期是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是光芒四射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经历了因高速增长而引起各种矛盾的痛苦时代”。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几乎遍布全日本各地的环境公害:水和空气污染导致各种职业病,城市噪声、新干线和飞机场的噪声,汽车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事件。臭名昭著的水俣病是公认的日本战后最大公害。水俣本是南九州西岸一个半农半渔、依山傍水的美丽村落。很明显其加害者为企业,而受害者为周边的住民。企业以自己利益优先存在的事实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了。后来又逢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泡沫经济等等,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日本企业没有余力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关心只在企业的生死存亡上。即使到了2000年以后,日本社会也仍然出现了尽管许多企业也作了一些社会贡献,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时代的企业意识相对淡薄。   1.3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日本今天的企业社会责任又为何盛行起来了呢?有学者认为:首先是防范风险。日本企业频繁发生重大丑闻,譬如东京电力故意隐瞒核电站安全隐患,三井物产竞标时贿赂外国官员,日立发电设备存在重大质量问题,雪印销售过期乳制品等。这些丑闻影响了企业声誉,重挫企业股价,并直接导致总裁下台。为了防范可能的风险,保住自己的位置,企业高管开始积极推行社会责任管理。然后是从众心理。日本企业管理者的从众心理很突出,在企业战略、主营业务、商业模式和技术研发等决策上都有随大流的问题。当时CSR在国外进展速度较快,媒体大肆宣传,一些先进企业开始引入,由于有较好的同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