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面部年轻化机制及其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临床应用.docVIP

果酸面部年轻化机制及其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临床应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酸面部年轻化机制及其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临床应用

果酸面部年轻化机制及其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临床应用   [摘要]果酸是一系列α位含有羟基的羧酸的统称,其分子能够穿过角质层被皮肤吸收,可促进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真皮胶原合成,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和临床治疗中,成为目前化学换肤术的主要成分。果酸换肤可用作痤疮、黄褐斑、光老化等辅助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对果酸的种类、临床应用、换肤术后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果酸;痤疮;黄褐斑;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339.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1-0040-04   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即α-羟基酸,是从各种水果、甘蔗、酸奶、果酒中提取的一系列a位有羟基的羧酸,故俗称果酸。1974年,冠以“果酸之父”的皮肤科专家Dr.Van Scott和药学专家Dr.Ruey Yu发现果酸及不同浓度的果酸具有不同的美容及治疗作用,随后展开了果酸在生活、医疗中的应用。近10年来果酸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易穿过角质层被皮肤吸收,从而促进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真皮胶原合成,最终达到滋润皮肤、消除皱纹的作用。同时,在皮肤科临床医疗中果酸己成为主要的化学换肤成分,现主要应用于痤疮、黄褐斑、皮肤光老化、角化性疾病、炎症后色素沉着等疾病的治疗。   1.果酸的种类   果酸的化学结构为α-羟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无臭无毒,具有强渗透性,能透过角质层被皮肤吸收。果酸共有37种,常见的AHAs分子量从小到大依次是乙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尤其是分子量最小的乙醇酸(glycolic acid),主要从甘蔗中提取,又称甘蔗酸、甘醇酸、羟基乙酸,皮肤渗透性最强,更适合用做化学剥脱剂。由于其对皮肤损伤小,又具有改善肤色和嫩肤作用,临床又称“化学换肤术”、“果酸活肤术”等。表1列举了常用的AHAs,它们的化学结构、酸度和主要来源。   2.果酸的作用机制   2.1果酸对表皮的作用:果酸通过活化类固醇硫酸酯酶和丝氨酸蛋白酶降解桥粒,加快角质层细胞脱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角质堆积,使皮脂腺排泄通畅,皮脂、表皮汗腺液和水分经乳化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可保护皮内水分不过多蒸发,也可防止细菌侵袭皮肤,达到保湿、皮肤屏障的作用;果酸调节角质形成过程,更新或重建表皮,使表皮增厚、角质层致密及光滑。   2.2果酸对真皮的作用:果酸启动损伤重建机制,激活真皮成纤维细胞合成及分泌,使皮肤厚度增加,尤其是真皮乳头层增厚及胶原纤维增加;果酸可以使皮肤的真皮乳头层结缔组织变薄,色素减退,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增加,从而淡化色斑,消除皱纹;果酸可以激发内聚葡萄糖胺与其他细胞间基质的合成,促进真皮内更多的透明质酸的合成,使皮肤的保水能力增强,水分含量增多,从而达到柔肤、滋润的作用。   3.果酸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3.1痤疮: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科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遗传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过度的免疫反应等。外用果酸能纠正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促进毛孔周围的角化栓塞脱落,使毛囊漏斗部引流通畅,皮脂顺利排出,防止皮脂堆积、堵塞毛孔,从而有效治疗痤疮。而且果酸本身是弱酸,酸性环境不利于绝大多数细菌的生长,故也可以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来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此外果酸具有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减轻或去除痤疮患者遗留的瘢痕和色素沉着。   单纯应用果酸治疗痤疮有效,尤其是轻中度痤疮单纯外用果酸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屈园园等人提出使用5%的低浓度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李琳等研究报告了果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痊愈率为34%,显效率57%,有效率为100%,炎症性丘疹和黑头粉刺明显减少,表明果酸治疗痤疮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徐晓云等人报道一项针对果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的研究,该研究以果酸对50例Ⅰ、Ⅱ级痤疮患者进行了4次系列性(果酸浓度依次为20%、35%、50%和70%)的换肤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分别统计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脓疱数目的变化,来判断果酸的疗效与安全性;其结果指出果酸对Ⅰ、Ⅱ级痤疮患者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及丘疹的疗效非常显著,对脓疱则基本无效,治疗期间仅有5例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了不能耐受的刺痛感,肯定了果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认为果酸值得临床推广。李凯等人在果酸换肤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中提到,果酸联合光子嫩肤疗法治疗总效率(100%),明显高于单纯应用果酸换肤治疗有效率(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