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郁达夫内心世界
浅析郁达夫内心世界
摘 要: 郁达夫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颓废气息,源自于他的内心世界。从他的各篇作品中可以看出,出于对所处时代的无法把握,郁达夫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迷茫,而他又无力承担反抗者的角色,在作品中才会出现自身颓废而他人奋斗的状态。窘迫生活的经济压力使得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经常在痛苦中挣扎,在彷徨中前进。出于对前途不能把握的迷茫和哀怨,郁达夫的作品中又经常流露出无奈的悲伤情绪。
关键词: 颓废 迷茫 窘迫 无奈 悲伤
郁达夫,一位生前与死后备受争议,被很多人斥之为“颓废派”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因郁达夫更增其璀璨的奇色异彩。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常常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或在某种人物身上投下自己的影子[1]。纵观郁达夫的作品,所刻画的各个主人公的身上体现着他对复杂心态的刻意追求,既热切又迷茫,既奋进又颓废,既明快又悲伤。为何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处处投下颓废的影子?这样一个矛盾的问题只有到他的内心世界中去探求答案,寻找他心理矛盾的根源。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可以较为完整地看到他当时的内心世界中的痛苦、矛盾与挣扎。
一、迷茫的前途
文学是人学,文学要表现人生,揭示人性、人格、人情,而文学家在创作时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和局限。郁达夫的小说在近代中国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开了人生绚烂多姿的画卷,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那些千姿百态的人物在人生的舞台上或歌或泣,生的苦闷,沉沦的悲哀,追求时的惶恐,构成了人生百态图。在这些人物中,“我”的精神的颓废与其他人物精神的奋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多是“水做的骨肉”,不仅外表呈华美之态,而且人格那么高洁,令人生敬慕之情。但纵观他笔下的男子,除个别外,多是病态的、面呈苦闷阴郁色彩的“泥做的骨肉”,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难多数选择的是逃避。如《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那个外表脆弱的烟厂女工陈二妹,每天要做十个钟头的工,每月只挣九块钱,连房钱都不够支付,无依无靠,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维护着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处于同样窘境的“我”,则是感觉到一片迷惘,既不知人生的道路如何继续,又不懂如何体验生活的快乐,整日里只是焦虑、紧张、烦躁,与陈二妹在痛苦中寻找欢乐截然相反。
笔者认为,这类对比产生的矛盾来自于,在郁达夫的内心世界中,对个人、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片迷茫,不知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而他又对前途抱有一定的希望,并没有完全陷入失望中;但他又无力承担反抗者的角色,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在他的作品中才会出现自身颓废而他人奋斗的状态。因此,郁达夫小说里的“主人公多是具有‘双重人格’的‘性变态’的知识分子,其人物性格呈现出矛盾的二重人格”[2]。同为海外归国的知识青年,同为创作社的主要成员,同为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文学作品,郁达夫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反映出的平和、忧伤的情绪与郭沫若在《凤凰涅??》中表达出的热烈、澎湃的气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充满斗争精神的郭沫若在创作《凤凰涅??》时同样不知道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究竟在何方,勇敢投身于火的凤凰向往一个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但新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凤凰涅??》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描绘。面对着迷茫的前途,“郁达夫将主人公个人爱情的得失同祖国的强弱盛衰联系起来,……笔下的人物结局多数走向死亡或丧失了对生的希望,……不止用锋利的笔尖去表达对国家危亡的忧虑,更是用死来对抗生的不如意”[3]。
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读了郁达夫的小说,不仅体会到他小说中的人格的复杂性,而且从另一方面感到作者人格的崇高。“郁达夫式的唯美――颓废,又是一种不彻底的颓废,他的‘颓废消沉是表象,反抗是实质’,……他的颓废更多是一种伪装,一种对现实无可奈何的不情愿的‘堕落’”[4]。郁达夫小说具有卢梭《忏悔录》那样赤裸裸的内心世界的袒露的精神,这也是需要巨大的人格力量支持的。
二、窘迫的生活
文学是人学,文学要表现人生、揭示人性就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个人来说,现实生活最大的影响往往在于作者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郁达夫的小说创作由专注于个人转而直视社会,由沉溺于‘性的苦闷’转而直视‘生的苦闷’,社会的经济的苦闷这一严峻的现实便是其小说创作转向的直接原因。”[5]郁达夫在1933年由上海移居杭州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经济拮据,他在《移家琐记》中强调移家是迫于经济原因,在日记中写道:“‘北新’版税不送来,已陷于绝粮境地。”时时窘迫的生活状态不断地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这种如影随形的经济压力如同一座大山一样时刻重压在郁达夫的心头,使得作者在痛苦中挣扎,在彷徨中前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