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词教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诗词教学

浅析诗词教学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了更好地传承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的美感和想象。本文主要论述了古诗词教学三方面的不同内容,分别是加强对诗词背景的分析、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领学生感悟诗词的韵味和意境,最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诗词 教学改革 背景分析 朗读 意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9-0021-02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载体,其中古典诗词以它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和精练的语言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有几个人没有背诵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有几个人不知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呢?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还是留下了许多古典文化的瑰宝。但是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一般都不是很感兴趣,觉得诗词枯燥无味,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在古诗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生硬地进行讲解分析和知识灌输,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深切感受作品的意蕴和情感,对他们进行文化上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想象,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一 对背景知识的分析   古代诗词写作的年代距今已经很遥远了,如果不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单纯从诗词内容上分析,那就有可能理解不够透彻,甚至断章取义。所以,了解诗词的作者和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欣赏作品。例如卫生类高职语文第三册李煜的《相见欢》。   在欣赏作品之前,我们不仅要了解作者的姓名、字、号和主要作品,更重要的是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一生的两个不同阶段,否则就不能彻底解读这首词。在教学之前,我先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让他们回去提前预习,了解作者的生平往事。在课堂上再和学生一起来整合出李煜人生的两个阶段:耽于享乐的一国之君和沉溺于悲哀中的亡国囚徒。李煜是南唐元宗李?Z的第六子,25岁即位。由于受父亲李?Z的影响,李煜的文学艺术水平很高,他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在前期做皇帝期间,他不修政事纵情于吟咏宴游、笙歌燕舞。作品多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比如《菩萨蛮》《一斛珠》等等,而亡国之后,他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囚徒,这种巨大的落差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耻辱之中。他的词开始转向抒奏含义深沉,痛入骨髓的家仇国恨,倾泻其“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巨恸。这种转变使他的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所以王国维对他后期词作有很高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相见欢》就是李煜被囚禁之后的作品。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在一个冷清的秋夜,独自登楼时,为离愁所纠缠的心情。所以他词中的“无言”“离愁”“别是一般滋味”都是和常人不同的。荣华富贵已成为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他内心的痛苦和悔恨怎能和一般的男女之情、一般的壮志难酬相比呢?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是留在词人心中难以排遣的。如果没有对学生详细讲解这里的背景知识,学生肯定对词中的感情理解不够透彻。   这样学习词,学生既掌握了词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的社会和作者生平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   二 朗读式的赏析   诗词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它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都是合乐歌唱的,而词是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在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而,感受诗词的音乐美,诵读就是关键。而且诗词的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依靠边读边感悟,方能理解的深刻、透彻、全面。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   首先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词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古典诗词名句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对学习诗词的兴趣。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同情境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通过其中的画面和配乐朗诵,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他们朗读诗词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做好朗读指导。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源自它的平仄、节奏和韵律。在朗读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和纠正学生读准生僻字。其次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词的节奏。教师先进行范读,然后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变换、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最后让学生根据要求反复诵读,让学生融入具体语境中,为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例如同样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