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建构水平关系实证研究.docVIP

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建构水平关系实证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建构水平关系实证研究

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建构水平关系实证研究   提 要:本研究依据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提出学生使用语法隐喻的频次与语篇建构水平呈正相关的假设。实证研究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分层抽样120份作文,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支持我们的假设。研究还得出结论,语法隐喻除了源于意义发展之外,还是教育和认知水平提高的产物;语法隐喻的类型与语篇样类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的启示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使用语法隐喻表达式,以便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和语言创造力。   关键词:语法隐喻;语篇建构;一致式表达;隐喻式表达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5-0127-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Students’ Levels of Text Construction   Sun Cheng-rong Song De-she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257061, China)   On the basis of Halliday’s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the authors hypothesize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using grammaticalmetaphor and students’ levels of text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which is from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20 writing samples by English majors from four different grade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and brings the authors two conclusions: (1) that the us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s results from individual’s educational level and cognitive level in addition to semohistory, and (2) that there might be a correlation between typ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text genre. The research will inspire teachers to intentionally expose students to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nd relevant knowledge to develop their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 grammatical metaphor; text construction; congruent expression;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为本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该理论认为,意义表达有两个层面的表达式:一是语言中的典型的直白表达式;二是当语境需要时,能够采用隐喻式的表达方式。由此可以推断,学生对两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和运用情况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学生语篇建构水平的高低。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将会对如何评价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篇建构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启??。      1 语法隐喻与推断假设      语法隐喻理论是由Halliday 1985年创建的。他指出,隐喻现象并不局限于人们所公认和熟知的词汇层,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Halliday 1994:340-341)。语法隐喻有别于传统的修辞词汇隐喻。传统的修辞词汇隐喻是发生在词汇层面上的,是从词如何被运用的角度看待隐喻,是“自下而上”地看问题,即同一表达在意义上的变异,一个词可以有本义和隐喻意义两种解释;而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上的,是从意义如何被表达的角度看待隐喻,是“自上而下”地看问题,即同一意义在表达上的变异(Halliday 1994:342)。换句话说,修辞词汇隐喻是同样的能指,不同的所指;而语法隐喻是同样的所指,不同的能指。   Halliday (Halliday 1994)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