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山铜矿cu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法实验研究
武山铜矿cu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法实验研究
[摘 要] 根据铜矿废弃场土壤Cu污染的特点,通过对各种Cu污染防治措施的对比研究,突出了在对武山铜矿废弃场土壤Cu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的优越性,并在对武山铜矿废弃场的土壤进行修复实验筛选出了几种对Cu污染耐受性较强的生态型植物。
[关键词] 铜矿 Cu污染 植物修复
1、土壤Cu污染的危害[2]
当土壤中含铜,特别是可给态Cu超过一定的限量(100―200mg)时,即可引起土壤污染,土壤中过量的Cu胁迫将诱导植物产生大量活性氧,引起膜脂过氧化,膜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流,甚至发生细胞死亡;Cu2+扩散到细胞核内会诱发DNA之间,蛋白质之间以及DNA和蛋白质之间发生分子间交联、DNA链断裂、重排和脱嘌呤作用等前诱变损失以及DNA期外合成、DNA甲基化异常遗传毒性。Cu在植物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对人体造成危害如造成皮炎、湿疹甚至皮肤坏死、眼睑水肿和溃疡,以及呼吸系统急性中毒症状等,Cu过量达100mg,就会刺激消化系统,引起腹痛、呕吐、长期过量可能会引起肝硬化。
2、植物修复法简介
植物修复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它是根据植物的耐受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利用植物及与其共存的微生物体系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由于Cu在土壤中的推移性,迄今仍未找到理想的治理Cu污染的方法,但与传统的工程治理方法比较,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突出的优点,越来越被看好[3]。优点:
1.有效性:Cu生态型植物对Cu的富集能力强、耐受性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中Cu污染物浓度并可同时清洁场地周围的大气,水体
2.经济性、操作简单、处理费用只占传统费用的10-50%
3.绿化清洁、环境影响小、不造成二次污染
4.美化环境、有利于废弃场的生态恢复
局限性:
应根据铜矿Cu污染场地的特点选择耐Cu严重污染的生态型超积累植物,对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盐度、酸碱度、排水与灌溉系统的自然和人为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用于清理Cu污染的植物通常矮小、生物量低、生长周期长、因而修复效率低、不易于机械化操作,用于清理Cu污染的植物往往会通过腐烂、败叶等途径重返土壤,因此,必须在植物落叶前收割并处理植物的器官
3、植物修复技术的实验
3.1实验材料
3.1.1土壤的取用
本实验选取了武山铜矿废弃场中:排土废弃场、废石堆废弃场、采矿废弃场和尾矿废弃场中的四种土样,另选未受Cu污染的土壤作为参照
3.1.2修复植物的选用
根据武山铜矿对利用植被重建来控制铜矿废弃场的环境污染和改善景观、将其恢复为自维性草地生态系统的长期目标定位,及根据国内外业已证明的Cu耐受性生态型植物名录,并通过广泛的异常区如矿化带,废弃场的植物调查,最后鳞选出铜草(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dens)野葛(paerdria lobata)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四种植物进行实验
3.1.3所选几种土样经实地提起,风干,置于塑料盆中,将所鳞选的各种植物分栽盆中,每种重复3次,共48盆,以每4天为一个时间段测量土壤与植物中的Cu浓度,并计算出Cu浓度的变化,以及所选植物对Cu的富集系数,由于实验地点为户外苗圃,考虑到可能的雨水影响,为确保实验测量的准确性,于每个盆下置放一瓦瓮,并将收集到的溢出水回浇盆栽
3.2实验方法
3.2.1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的预处理
在进行土壤和植物中Cu浓度的测定前要进行消化处理,土样经风干,磨碎后,用100号筛(尼龙筛孔径为0.15mm)进行筛选,再取其细碎部分进行研磨,植物样品在清除表面尘埃后,再进行细磨,取每个样品1.000g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 HCl―3HNO3溶液,于电热板上加热30min(温度小于4500c),取下冷却后加入3ml浓Hdo4(特级纯)。消化过程中适量补加HF和Hdo4至其成为透明清夜,冷却后将其全移入25ml容器瓶。用2次水稀释定容,并以试剂空白对照
3.2.2 Cu污染指数
P=(Ci-Bi)/(Cio-Bi)
Ci:污染土壤Cu浓度
Cio:土壤Cu浓度(取50ppm)
Bi:土样Cu浓度背景值
清度污染p∈[1.0 1.5]
中度污染p∈[1.5 2.0]
重度污染p∈[2.0 2.5]
3.2.3各所鳞选植物对Cu的富集系数F计算
某种植物对Cu的富集系数
F=Ci/Cj
Ci:植物内Cu的浓度
Cj:种植该植物的土壤原来Cu浓度
F的大小可用来初步衡量植物对Cu的吸收能力以检验该植物对Cu污染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