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客家移民与客家精神形成
浅论客家移民与客家精神形成
【摘 要】客家人在千年的移民过程中,形成了被世人广为赞颂的客家精神。客家移民对客家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面对万里的征途,客家精神又支撑着他们坚持走下去。客家精神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不断演变。
【关键词】客家人;客家迁徙;客家精神;影响
作为汉民族一支的客家人,民系主要是按照居民的来源和语言来划分的。它的形成和它长达千年的迁徙史有关。在千年的移民过程中,形成了被世人广为赞颂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不断演变。
一、历史上的五次迁移与客家民系的形成
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民不聊生,加上后来的“五胡乱华”,大批的中原汉民,向南方出逃。最后大部分人来到了现在的南京、荆州、潘阳湖、赣州以及福建的北部。唐朝末年,爆发黄巢起义,为了躲避战乱,之前已经迁徙到湖北,安徽,江苏一带的中原汉人又被迫再次南迁,此外,在中原地区的汉民也被迫远离家园向南迁徙,这两股移民的潮流最终汇聚到了一起,躲到没有战乱的闽粤赣三角地带。南宋末年,元朝挥兵南下,为了躲避战乱,也源于爱国,中原一带以及南宋境内的汉民也随着南宋朝廷大规模向南迁,其中许多汉民到了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当中。这次移民加上前两次迁徙过来的汉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外来族群。在当地的原居民就把从北方来的汉人称为“客人”,“客家”的这一称谓也由此得来。事实上,这三次的迁徙,客家民系基本上已经形成,客家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定居下来。明朝末清初,由于当时四川瘟疫横行加之战乱不停,致使本地居民数量的锐减。为了恢复四川的生产力,康熙帝命令从闽、粤、赣等地区向四川移民,很多人从闽粤赣一带迁徙到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这次移民持续了近二十多年,据统计当时有上百万人迁徙到四川生活,而其中的一大部分便是客家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出现了第五次迁徙。由于太平天国的领袖以及大部分的士兵都是以客家人为主,客家人为了躲避清政府残酷的镇压,开始逃亡海外,最终形成了遍布五湖四海客家民系。经过这五次大迁徙客家人最终便形成了今天的这种分布情况:散居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国内的十多个省,以及世界上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
二、客家精神及其与中原、迁徙地的关系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动荡岁月里,客家人背井离乡,几经辗转,饱受磨难,他们在迁徙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漫长的生活旅途中,他们历练出别具一格的文化气质,即“客家精神”,且代代相传。客家精神来源于优秀的中原历史文化奠基,也来源于千年迁徙的磨练,更是与当地土著居民文化精神的结合。关于客家精神,现普遍认为客家精神有吃苦耐劳、勇于开拓、民族意识、溯本思源、克勤克俭、精诚团结,是客家整个民系中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还是现今人们应该学习的宝贵的品质。
客家人作为中华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精神与中原的文化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客家精神是中原文化的积蕴,是在它的基础上构成的。客家人源于华夏,因遁藏战乱而迁于闽、粤、赣交壤地域。所以,客家人的祖先早在中原便有了中原文化的精神,他们的子孙并没有在迁徙中舍弃这些精神,而是承袭了中原的古风并发展了它们。因此,现在所说的客家精神:开拓创新、勇敢正直、宽容仁厚、崇文重教、追祖思源、热爱祖国等等这些精神上都体现了中原文化的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的传统精神。
福建、广东、江西之三角地域多山地丘陵,也多是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这里的土著居民大都拥有大山的情怀,他们艰苦奋斗、真诚待人、包容宽恕、助人为乐、热情好客。客家先民与土著居民在精神文化上也彼此融合,逐步将热情好客、朴质仁厚的大山精神融入了客家精神之中。
三、迁徙与客家精神的相互影响
(一)客家精神的形成与客家先民的历次迁徙密切相关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住山”,是客家人居住地的真实写照。就算到了现在,客家人集居地仍旧以山区为主。客家先民从遥远的中原迁徙来到多为山地的闽、粤、赣交界地区,本来这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就比较少,而且好的土地早已被原居民占据,因此他们只能向渺无人烟的山地进军。为了可以在常有毒蛇猛兽出没深山老林中生存下来,他们要有绝对的生存意志、勇气与信心,方能生存立足。大山的生活,客家人有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精神。这精神都是客家先民在大山中披荆斩棘,开辟荒野,在创造立锥之地中逐渐形成的。
“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就有客家人”,形容的就是客家人在世界上分布之广。早期移民海外的客家人多半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拥有勤奋刻苦的意识。他们通过捕鱼、采矿、制作家乡传统手工艺品等等的方式,在海外生存下来。他们省吃俭用,一点一滴的积累起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真题】2025年上海英语试卷(含听力mp3).docx VIP
- (高清版)B-T 3836.2-2021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pdf VIP
- 课件录播专业教室建设方案.docx VIP
- 2025年贵州省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作交接清单——标准模板交接单表格正式版.doc VIP
- GB_T 24021-2024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自我环境声明 (II型环境标志).pdf VIP
- 渔政执法课件.pptx VIP
- 基于MQTT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docx VIP
- 2025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制作动物分类图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高清版)-B-T 30146-2023 安全与韧性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