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建筑砌体材料表达
浅谈建筑砌体材料表达
摘要:本文通过对石材美术馆和宁波历史博物馆这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来探究砌体材料表达方式的些许奥妙。
关键词:砌体砌筑 营石 砖瓦作 石隔栅 瓦爿墙
中图分类号:TU111.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砌体砌筑是人类建造史上最早使用的建造方式之一。由于砌体砌筑所使用的材料加工简单易得,施工方便迅速,所以砌体砌筑的建造方式一直在人类漫长的建筑历史岁月中占据着主导建造方式的地位。
然而当今现代建造工艺技术高度发展,传统的砌筑方式、砌体材料的适用范围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已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传统砌筑工艺也随之消失,砌筑作为一种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建造方式,而今在城市建设中却难见其踪影。
在全球化背景下,砌体砌筑纯粹古朴的建筑美学和与生俱来的历史感,打破了混凝土、钢材、玻璃统治的单调的建筑艺术状况和“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砌体结构已不经常作为承重构件出现,而逐渐演变成装饰性砌体或建筑表皮,这反而使得其组合方式和表现的自由度大大增加,砌体建筑的材料表达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隈研吾建筑师和王澍建筑师由于在砌体建筑设计方面做出了大量具有突破性的实践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两位建筑师在砌体建筑的材料表达方面的设计观点和手法可以说是特色鲜明,大胆创新,隈研吾设计的石材美术馆是他对石材砌体运用的杰出代表作,王澍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是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重要作品。笔者选取这两个建筑进行对比,相信可以揭示出砌体建筑材料表达方面的些许奥妙(图一)。
二、对比一:不同的颠覆――“营石”与“砖瓦作”。
石材美术馆位于奥州老街对面的宿场町,现存的3座旧石仓库在计划中要被重新改扩建成美术馆。该建筑的业主是石材生产商,希望设计师能够在旧建筑改造的同时将其公司生产的石料运用其中,所以“营石”成为隈研吾的设计出发点。
隈研吾建筑师在设计中运用了当地采用的与老建筑相同的石材――芦野石。隈研吾建筑师是“营石”的高手,他通过对砌体材料构造方式的创新,拓展了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赋予材料新颖的肌理和视觉感受,原本厚实的石材墙体通过隈研吾建筑师新的砌筑方式展现出轻盈剔透的气质,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石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石材本身构成的墙体由于砌法的不同,可以使墙与墙的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新的砌造方式,使石头不再沉重,产生比石仓库建筑轻巧的效果(图二)。
王澍建筑师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砖砌体建筑。建筑高度被限定在24m以下,建筑下半段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在上半段则设计成为类似山体的形状。建筑的内部由竹条模板混凝土构成,外部则被使用了20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不同于传统砖瓦墙,旧砖瓦的“混搭”构成的“瓦爿墙”成为建筑的历史“外衣”。在宁波地区的民间传统建造中,使用最多达八十几种旧砖瓦的混合砌筑墙体,被称为“瓦爿墙”,技艺高超,但因不再使用而行将灭绝。在宁波博物馆,建筑的直壁外墙装饰元素巧妙地运用了这种“瓦爿墙”材料,形成强烈的地域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对比二:不同的对白――“抒情乐”与“史诗”。
石材美术馆的设计中,轻盈、精致、通透的建筑砌体在隈研吾建筑师手里变为可能。迷幻的光线,细腻的肌理唱颂着石材的另一种“气质”。在多孔型结构组砌墙体的设计中,材料采用50mm厚,进深300mm的和100mm厚,进深300mm的薄石材层层叠砌,抽掉对结构不会产生影响的部分,让柱状光线透过墙体射入房间,营造出变幻莫测,富有神秘感的空间氛围。
隈研吾建筑师设计的墙面肌理好像乐谱,不断地重新排列组合,在不影响结构的范围内,从叠砌结构上抽取若干石材,不同的抽取方式带来了多种可能性,好似交响乐般让人应接不暇。多孔型的石墙被抽掉的孔洞里有的镶嵌了6mm的大理石,有的采用凹陷的方式填充了半砖,有的则是完全空的,这给了原本厚重朴实石墙以华丽绚烂的“性格”,6mm厚的大理石透光性非常好,温润而清澈,在古代,罗马人采用这种方式确保浴室的采光,大理石带有花纹色彩的纹理将光线破碎得仿佛繁星,十分悦目。
王澍建筑师扎根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从工匠建筑学中获得灵感,重新唤起人们对那些已经失去的岁月的回忆,宁波历史博物馆总面积达到1.3 万平方米左右的“瓦爿墙”,都是回收本土旧城改造过程中拆除的旧建筑的废料。旧砖瓦数量在百万块以上,以青砖为最多,还有龙骨砖、旧瓦片、旧缸片等,大多生产于明清至民国期间,有部分甚至是汉晋时期的古砖。不少青砖上面还刻有具有吉祥寓意的铭文。数量如此巨大的砖瓦集结在一起,形成了直壁外墙丰富的装饰。这些承载了数百年历史的瓦爿墙材料,在材质质感与色彩上使得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