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埤雅训诂特色及其成因
浅谈埤雅训诂特色及其成因
摘要:陆佃《埤雅》是辅翼《尔雅》之作,与雅系辞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也有它自身独创的特色,本文从训诂学角度浅谈了《埤雅》的价值并探求其成因。
关键词:《埤雅》;特色;成因
中图分类号:H1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6-0081-02
《埤雅》是宋代最具特色的仿雅著作,集中体现了雅学的变革和发展,较之以前的雅学著作,它明显地具有如下特色:
⒈不收一般性词语,专释名物
除了卷十九与二十为《释天》外,其余均为动植物名,其中著录动物189种,植物94种,对这些动植物的特征、习性、生态、产地以及用途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它比以前的同类著作,对动植物内容的记述更为丰富,更具体。例如:
“鲔”在《尔雅》中是这样解释的:“?i,?_鲔。”而《埤雅》中则写到:“鲔鱼似鱼而青黑长鼻,体无鳞甲,肉色白,味不如鱼,大者长七八尺。居至春始出,而浮阳北入河西,上龙门入漆沮,见日而目眩。”(《埤雅》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 第10页,下同)。故有人称《埤雅》为动植物专科词典。
⒉名物词与语词训诂相辅相成
单从分类编排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差别:《埤雅》的分类不象《尔雅》、《广雅》从“释诂”、“释言”、“释训”,或同《小尔雅》从“广诂”、“广言”、“广训”开展,而是集中于动植物的考证和辩释,最后才有一篇《释天》。这说明《埤雅》是以训释名物词为主要目的,但同时在名物词训释过程中也训释了大量语词,可见其是寓训诂于名物之中,显出了它的特色。例如:
《释马?驹》:“《说文》从句,字音拘。则以驹血气未定,宜拘执之焉尔。《诗》曰:‘絷之维之。’义盖取此。一章曰:‘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二章曰:‘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古者朝食曰饔,夕食曰飧。飧,薄食也。”(314)
《释草?长楚》:“《尔雅》曰:‘长楚,铫?N。’今羊桃也。白华,子如小麦,其叶与实皆似桃,故有桃之号也。《诗》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猗傩其华,猗傩其实。’猗,倚也。傩,节也。”(410)
⒊广征博引,泛采众说
陆佃博览群书,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据统计,仅有297个词条的《埤雅》引征的典籍就有250种之多,而他博采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象,乐府诸家,上自《周易》、《尚书》,下至王安石《字说》,所引古书中,不囿于儒家经典,而是取材广泛,囊括了宋以前经史、诸子以及字书等。当时所能见到的各种典籍对名物的解释,如徐铉《草木虫鱼图》、《诗传注疏》、《本草纲目》等,他都尽量采用。另外,陆佃解释名物还常常采纳前人成说,引用已有各种辞书或典籍传注的释文。此书大多条目都旁征博引,连类而及,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另外很引人注意的是陆佃在《埤雅》中大量采用俚谚俗说,常作“里语云”、“里俗云”、“俗说”、“旧说”、“世云”、“传云”、“语曰”、“谚曰”等,《文献通考》中评价《埤雅》是讲其“喜采俗说”。①例如:
《释鱼??@》:“鲔肉白,?@肉黄,?@,大鱼,似?S,口在颔下,无鳞,长鼻,软骨,俗谓之玉板。”(11-12)
《释鱼?蛟》:“旧云凤骨黑,蛟骨青。”(19)
《释鱼?鲂》:“里语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6)
《释兽?兔》:“俗云兔营窟必背丘相通,所谓狡兔三穴。”(50)
《释兽??o》:“传曰猬胆甘,栋蜜苦。”(88)
《释鸟?乌》:“世云鸳交颈而感,乌传涎而孕。”(148)
《释草?韭》:“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398)
⒋释义详尽,概括具体
宋以前的名物词典,一般释义都很简单,通常用单词,最多也只用一两个句子来诠释,这对于读者了解名物,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埤雅》则在原有辞书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广泛征引,对名物词作全面的介绍,以达到“博物不惑”的目的。每条释文少则数十字,多则上百字,甚至几百字,颇为详博。一条释文就堪称一篇小小的专题论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埤雅》云:“其说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得其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征旁稽,假物理以明其义。……其诠释诸经,颇具古义,其所援引,多今日未见之书;起推阐名理,亦往往精凿。”①
《埤雅》释义概括而详尽,简明而透彻,这首先体现在对一物多名的义项处理上,它对所释名物的别名,无论是俗称,还是方言称,都不厌其烦的罗列出来,有的甚至引书,引用俗语来列出,例如:
《释鸟?????》:“????,一名???R,一名?Z。似凫,脚高,毛冠,巢于高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