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黄土隧道沉降控制措施应用
浅谈黄土隧道沉降控制措施应用
【摘 要】介绍隧道采取控制施工工法、加强拱脚处理、增加基底承载力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隧道的拱顶下沉,确保了施工安全,实现了黄土隧道快速掘进,工期得到保证。
【关键词】黄土隧道;沉降控制;措施;应用
通过对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黄土隧道的施工和学习,结合LJ-16合同段洞子梁隧道进口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工程特点,采取控制施工工法、加强拱脚处理、增加基底承载力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隧道的拱顶下沉,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里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工程概况
LJ-16合同段洞子梁隧道进口地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地层,黄土具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Ⅳ级为自重湿陷,湿陷性土层厚度约20~25m。洞身下穿Q3砂质黄土浅黄、灰黄色。围岩土质均一,颗粒以粉粒为主,土质较松散,虫孔及针孔状孔隙发育。掌子面潮湿,有渗水现象。地表多个陷穴和冲沟,按照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隧道穿过古陷穴埋深12.2m、第一个冲沟埋深20m、第二个冲沟埋深23m,洞内含水率20%~33.5%,承载力70~158Kpa。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数据显示拱顶下沉累计为180~390mm。
二、黄土隧道工程特征总结
1、围岩变形量大:黄土隧道的地质特性是竖直节理发育,在施工中表现为隧道拱顶下沉大,而周边收敛小,甚至出现负值(即净空变大)。经过对某隧道61个监控量测断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水平收敛总量-67.4~63.8mm,拱顶下沉总值为70.5~388.4mm。
2、变形快且变形速率高:根据现场施工总结:隧道开挖后一般6~8小时内围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之后出现极具变化状态。中台阶、下台阶及仰拱开挖对围岩沉降影响很大。上台阶开挖后下沉速率为1.0~22mm,持续3天后速率明显下降,中、下台阶开挖时速率基本又回到15~28mm。
3、地基承载力差:隧道在仰拱开挖过程中,地基承载力为70~90KPa,承载力不足对隧道的开挖成洞性及围岩变形都有影响。黄土围岩土体压缩性较低,一般属于中、低压缩性土体,故而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形是有限的,有限的变形不能平衡应力重分布时就会产生松动,故造成仰拱施工后,基础下沉。
4、蠕变加突变:初期支护封闭后,仰拱施工完成,开始变形较为平稳缓慢,但由于后续工序对围岩的扰动与洞顶压力等作用下,造成初期支护开裂,喷射砼剥落,极易发生失稳现象。
5、围岩遇水,变形加剧:砂质黄土遇水状态下,强度极低,且遇水渗流处,极易脱落掉块,围岩变形较大。其主要原因:水敏感性对黄土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黄土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黄土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大于其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故而地下水垂直渗透较快,造成隧道很快湿水、渗漏,隧道围岩迅速被水软化,开裂、坍塌,进而失去承载力,严重造成隧道变形现象。
三、沉降控制措施总结
经过对黄土隧道的工程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我们认为虽然预留沉降量一直控制在40cm,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初支侵入二衬净空的现象,但是沉降量过大必然导致洞顶山体被拉断,进而导致洞顶的山体的自重力完全作用于初期支护上,增加的初支的荷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控制拱顶沉降是黄土隧道施工的首要任务。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按照工法施工,控制步距和红线
严格按照“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控制各台阶的长度。落实红线距离,即掌子面至仰拱的红线控制在35m以内,掌子面至二衬的红线控制在50m。
经过对61个监控量测断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上台阶开挖至中台阶开挖间隔时间在2~9天拱顶下沉情况见图1。通过对相同间隔时间内所以观测点进行取平均值后得到关系图2。
图1.上台阶工后下沉与时间关系
图2.下沉平均值与时间关系
由上图可得出:中台阶开挖时间应该控制在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后3~7天内完成。根据测量学《误差理论》的相关知识可以虚拟函数Y=84.41e(-1.76/x),上台阶施工过程中的极限值应为82.41mm。
根据上述方法分析下台阶开挖间隔时间得出:下台阶开挖应控制在中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后1~13天内,虚拟函数Y=103.86e(-4.05/x),中台阶施工过程中拱顶沉降极限值应为103.86mm,详见图3。
图3.中台阶工后沉降与时间关系
仰拱施工完成后,拱顶下沉速率有明显的减小的趋势。详见图4。
图4.仰拱施工完成后拱顶沉降图
根据上述方法分析可得:仰拱施工应控制在下台阶施工完成后的10天之内,下沉的极限值应为50mm。
2、加强拱脚处理措施
(1)原设计每处拱脚施做2根锁脚锚管,施工中增加为4根
在一定程度上砂浆锚杆的施工制约了喷射混凝土和钢架支护的最佳时机,使变形量增加。在此情况下锁脚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整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pdf
- 植物界 一、植物界的主要类群.ppt VIP
- 【36页PPT】CQI23模塑系统评估.ppt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拟练习题附答案6.doc
- 2022-LY-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VIP
- (高清版)W-S-T 403-2024 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全导+地导》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CBT 3000-2019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docx VIP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