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钱松艺术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钱松艺术历程

浅谈钱松艺术历程   摘 要:钱松?先生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国,成名于新中国,他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使他的绘画形成了鲜明的历史风貌,本文简要的梳理了钱松?先生的艺术历程。   关键词:钱松?;山水画;艺术历程   钱松?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在当时也是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无论是表现景致秀丽的江南新貌,或是浑厚雄奇的名山大川,还是有着革命豪情的红色山水,都给了观众视觉上的新颖,精神上的鼓舞,颇具艺术感染力。钱松?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钱松?敢于突破传统的章法,在实地写生的基础上,将写生稿与他内心深处对新中国的热爱、对革命的崇敬之情融合起来,从笔端流露出真挚的感情和浑厚沉着的气息,鲜明的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新面貌,画面中蕴含着很强的时代特征,也显示了他个人不同凡响的创作风格。   1899年,钱松?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父亲钱绍起是一名晚清秀才,在杨巷镇开设私塾作童子师。从1907年开始到辛亥革命爆发前,钱松?一直都跟随父亲读书,接受传统的私塾启蒙教育。钱父多才多艺,教书之余,有很多笔墨应酬,耳濡目染,是钱松?渐渐对传统绘画产生兴趣。加之钱父收藏有当时名人,如任伯年、倪墨根、沙山春、钱吉生的扇面、册页小品,还有《芥子园画传》、《点石斋画谱》、《飞影阁画谱》等一些绘画书籍,为钱松?最初临摹学画提供了物质基础。众所周知,中国画家学画一般都是从师古临古开始。一些现代绘画大师,如黄宾虹、谢稚柳等人,是从观摹临习古画登堂入室的;另一些现代绘画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钱松?等人,则是从学《芥子园画传》起步的。钱松?出身于基层教师家庭,家中没有古画的收藏,也没有花重金购得古画供其临摹的可能。面对现实的条件,钱松?只能从《芥子园画传》入手,他说:“《芥子园画传》对我童年学画有帮助。”①他从《芥子园画传》学到了水木、山石的画法,但他并不是一味的临摹画谱,而是将画谱中的树木、山石与现实中的作对比,从小培养了观察自然注重写生的习惯。   1918年,钱松?考入无锡江苏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学校,在这里五年读书经历是钱松?艺术生涯的转折点。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创建于1911年,是无锡地区的最高学府,师资力量雄厚,图画老师是无锡名家胡汀鹭②,书法老师是华绾言,顾介生,国文老师是著名文学家钱基博③、沈昌植,图画老师胡汀鹭也长于诗词。钱松?的父亲曾教诲他“不能光是山山水水,花花鸟鸟的画,要时时想到为什么要画,怎样才画得更好,就必须多学诗文书法,以营养画”钱松?深知这个道理,注重诗文书法的学习,课外常去请教老师。在校期间图画老师胡汀鹭对钱松?的影响和帮助很大,赠送钱松?数张裴氏壮陶阁藏品拍摄的照片供其临摹,其中包括王诜的《蜀道寒云图》、唐寅的山水卷、石涛小卷、石?山水小册。钱松?在《砚边点滴》中说“我初学山水,那时见识不广,没有一开头学宋元,仅从明沈石田学起,当时一般老先生讲,沈石田沉着简练,没有习气,易于初学”④并且主张初学者不要一开始就学石涛、石?的画。钱松?从省立高等第三师范毕业后,任教于无锡的几所学校,1928年应聘任教于无锡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山水画、美术理论。1929年,民国时期第一次全国美展在上海举办,钱松?有两副作品入选。通过这次展览“钱老的独创精神和绘画才能,使全校(无锡美专)师生十分瞩目,而他绝无傲色,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仍不倦的探索和创作”⑤。在无锡江苏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学校的学习和无锡美专教学相长的经历,为钱松?的艺术打下了基础,开启了他的艺术发展的方向。   民国时期钱松?作为一名教师生活过的很清苦,《我的父亲钱松?》中写道:“因教师的工资很低,图画课是副课,工资更在一般教师之下,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生活负担加重,父亲便采取多出兼课的办法来增加收入”⑥。钱松?受父亲的影响,认为书画作品一收钱,就贬低了作品的价值,他对自己定位是一名教师,而不是职业画家,对他来说绘画是他的人生大愿,而不是谋生手段。但是教师的收入,还远远不能维持一家九口人的生活,所以为了维持生活,钱松?不得不定“润格”开始卖画,走上教师兼职业画家的道路。对于民国时期的创作,钱松?自己的反思是,“欣赏趣味是愈古愈好,因而画坛也就因袭成风。不管谁的画,上面题款几乎都有个仿字……国画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⑦,虽然他的画受欢迎,但是创作思想受市场需求左右,跳不出前人的窠臼,精神上是痛苦的。   1949年4月,无锡解放,新社会新的气象,人民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新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新政策,使钱松?的生活得到了保证,可以专心教书,他随即取消了“润格”,停止卖画,专心教育。通过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学习,使钱松?明白了画家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作品的意义,领悟到艺术创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