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明清徽州刺绣工艺
浅谈明清徽州刺绣工艺
摘 要: 明清徽州刺绣工艺发达,刺绣是广大妇女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刺绣被广泛运用于服饰的装点,还被运用于床上用品、门帘、床围、桌围、椅帔、进香袋、轿衣等日用品,这些日用品上的刺绣图案往往都是吉祥之物。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刺绣
刺绣是用针和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通常为织物)上穿刺,通过运针将彩线组织成为色彩缤纷的美丽图案,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创作表现出来的一门工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刺绣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诗经》中即有“黼衣绣裳”、“衮衣绣裳”及“素衣朱绣”的记载,至今,它在中国有至少两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文献记载中亦以“针黹”称之。明清时期的徽州,传统文化呈现全面繁荣的状态,而艺术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道,新安画派独领风骚,徽州版画也堪称一绝,而徽州“三雕”更是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葩。徽州艺术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之巨,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不过,对于历史上主要由徽州妇女完成的刺绣工艺,至今未有学者关注,本文即对此初步探讨。
一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徽州刺绣虽不能与这四者相提并论,但在明万历以后刺绣水平是很高的。明万历之前,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服”。这种勤俭节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山谷民衣冠至百年不变”①。明中期之前,徽州人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很常见,上面的刺绣自然也是不多,所以当地有句谚语“绒衣没补丁,不见故家人”②。在日常用品的使用上也是崇尚节俭,然而这种风气伴随着官宦特别是徽商的兴起而逐渐改变,“而今则家传户诵,夤缘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舞文珥笔,乘坚策肥”③。至少在明万历之前,徽州人的服饰就开始讲究起来,歙县“开黄里谢氏乃曰:虽见故家人,终嫌有补丁。”他认为,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有失体面,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处理补丁的绝妙办法,“即以本衣裔处褪出绒纱一经一维,织而补之,初尚一面,既而两面,如一片然,无丝毫痕迹。亦以此法补绉?,创始一人,应不遑给,迩来能者众矣”④。万历时,会用刺绣去织补衣服补这项技术的徽州人已经为数众多。
明中期之后,徽州刺绣的技法基本具备,“刺绣诸法昭然大备而工巧者,尤以新安开其端”⑤。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明万历年间,徽州刺绣和一些著名的刺绣门类相较,它是有特色之处的,如苏绣和粤绣的绣品中没有人物像,而徽州刺绣的人物像立体感极强,栩栩如生,达到很高的水平。“吾乡王妇吴氏绣大士像,惟以一丝纵横,不知其所起止,毋论衣裳花蔓,而颜面具有慈悲欢喜各种相。好绣玄帝像,须发如生,固亦不论;所披金甲,隐起连环锁子,望之似有凹凸,而拂之无毫捩手”。而苏绣是“未闻所绣之像”,粤绣的情况是这样的:“及观《广州列女外传》,南海卢女,天巧针指,能于一尺绢素绣作飞仙,以一丝一缕为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是何有于吴宫。”难怪有人慨叹“是何神也,又何有于卢女”⑥。也就是说,这幅玄帝像刺绣绝不亚于写进列传的南海卢女的飞仙刺绣作品。
二
在明清徽州,刺绣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徽处万山中,其田土所产,啬于他郡”⑦,为了生存,绝大部分徽州男子外出经商,“女子自结?未久,良人远出,或终身不归”⑧,以至于“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⑨。可以说,徽商搏击商海的背后是无数的徽商妇的默默奉献和苦苦挣扎及煎熬,妇女长时间地辛苦地操持着家计。休宁妇女“日夜?麻挫针,凡冠带履袜之属,咸手出,勤者日可给二三人”⑩。婺源“女人习甘澹薄,居乡者数月不沾鱼肉,恬以为常,比屋治针黹纫绩”,特别是婺源“东北妇女惟绩苎纫针刺纹等事耳”{11}。徽州“女人犹称能俭,居乡者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黟、祁之俗织木棉,同巷夜从相纺织,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徽俗能蓄积,不至危漏者,盖亦由内德矣”{12}。这里说的“内德”就是妇女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这是黟县和祁门县风俗,也是整个徽州习俗。刺绣在明清徽州妇女从事的劳动方式中占重要部分,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刺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民国《歙县志》中记载这样一则催人泪下的故事:“汪于鼎洪度作《新安女史征》,言吾乡昔有夫娶妇,甫三月即远贾,妇刺绣为生,每岁积余羡易一珠以记岁月,曰此泪珠也。夫还妇殁已三载,启视其箧,积珠已二十余颗。俞曲园樾采其事入《右台仙馆笔记》,美其名曰‘记岁珠’。”这位商人妇在丈夫外出经商的二十多年里以刺绣为生,最终还是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就悄然离开人世。明清徽州社会是宗族社会,族规家法对妇女约束十分严格,可以想见,这二十多年对于这位妇女来说是多么漫长,她一定是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希望丈夫哪天能够突然回家出现在她面前,她就把这份思念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