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旅游开发.docVIP

浅谈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旅游开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旅游开发

浅谈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旅游开发   摘 要:古村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特殊旅游地正日益受到关注,古村落旅游也成为旅游的热点。历史文化名村蕴含着有形的建筑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民族传统习俗,保护、继承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村,对于弘扬民族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榕津历史文化名村进行描述分析之后,对其提出若干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72-2   0 引言   “历史文化名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即“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村镇、村庄”。2015年4月在对该《文物保护法》进行第四次修正时第十四条又再次强调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广西自治区公布了首批历史文化名镇5个和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其中后者就包括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历史文化名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其建筑遗产、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使用价值、研究价值。   1 榕津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内涵与价值   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以“古榕文化”为特色的著名古村落之一。榕津历史文化名村具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   境内有闻名遐迩的榕津古镇,坐落在漓江的两条支流榕津河及沙江河的交汇处。这一千年古镇始建于唐末宋初,至今仍保存完好,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相辉,构成了岭南古村特有的景致,古村因此而得“榕津”美名。榕津古时曾是广西东部的一个热闹的内河小港,地处榕江、沙江和榕津河之间,是“三岸口”??地,明清至民国时期,是平乐县境水运商业和手工产业最为繁荣的村镇之一,因此历史上具有发达的水运文化。   由于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古时这里盐贩云集,鼎盛时700米长街头上有各类店铺200余家,至今古村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店铺和大户人家的华堂。而今,走进古村,但见长街深巷,店铺林立,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宋、明、清和民国建筑遗风交融一体,赋予榕津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保存较为完整的榕津古街上,房舍大多为南方民间砖木结构的骑楼,其中的魏星楼、古戏院、粤东会馆、妈祖庙等建筑基本保持原貌。   榕津是著名的桂剧戏台集中之地,仅榕津老街,就有火神庙戏台、湖南会馆戏台和桂剧院戏台(粤东会馆戏台)三处,此外还有位于廖炳坤大宅北侧的木偶戏台一处和婚丧嫁娶临时搭建的彩调戏场,可见榕津的戏曲艺术文化自明清至上个世纪就已经相当繁荣了。榕津还拥自己的民族信仰,即妈祖文化和榕树神文化,几乎在每一个村头、道旁、码头和路口都有民俗信仰的遗址存在。榕津传统手工技艺特色鲜明,由粤、湘、赣等地传入,主要有打铁、木工、建筑、陶器、瓷器、石雕、木雕、鞭炮、竹编、纸扎等手工工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为榕津的“太婆节”,沿袭自福建妈祖文化。农历八月十六为榕津人与外界交流的会期,集娱乐、商贸、联谊于一体。   2 榕津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开发现状   榕津历史文化名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榕津村“一河两渡三上岸,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的秀丽景色名闻遐尔,宋代古街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人,大型电视连续剧《桂系演义》在此选景拍摄。   每年三月举办的榕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不少旅游者前来参加,一定程度提升了榕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苍劲的榕津古榕,光滑的石板路,古旧的大宅水楼,燕水夏隆村的龙田岩、水山村的溶洞、化石山,老鸦秀溪景区等,这一切都成为榕津特有的旅游形象。   然而,榕津历史文化名村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并不完善。随着前来榕津观光的游客人数不断上升,目前其旅游接待能力显然无法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的欲望。榕津缺乏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如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处、停车场、客栈、酒店、公厕、购物点、餐饮店等。这严重制约了榕津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3 榕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   3.1 科学制定旅游规划   规划的编制是做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据。科学制定榕津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规划是确保其保护性旅游开发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客观地对榕津地方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进行评价,努力修复严重老坏的老街建筑,保持榕津的原风原貌,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