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汉代中原私学发展
浅谈汉代中原私学发展
摘要 汉代的中原私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始步入快速恢复和发展阶段。经过西汉的恢复期和东汉的大发展期,中原汉代的私学教育,无论是从规模、范围上,还是从教育质量、效果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 汉代 私学 中原
中图分类号:G5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06(2007)06-001-02
我国的私学发轫于春秋中叶,勃兴于战国中期。但在秦统治时期,废百家而独重法,以强力禁学,私学发展受挫。有幸的是,秦的速亡和汉初统治当局政策的调整,使私学得以迅速恢复。特别是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之后,朝廷重视发展经学,录用经术之士为官,大大激励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中央官学只有太学,名额有限,选送有一定之规,地方官学未得到普遍发展,无法满足读书人的要求,于是经师宿儒讲学之风大为盛行。尤以东汉私学更盛,不少大师名儒不愿卷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或政治上不得志,则避世隐居,收徒讲学。
在这种情况下,汉代的中原私学也同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始步入快速恢复和发展阶段。
一、中原私学的恢复
中原的私学教育,最早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带动并发展起来的。《汉书?儒林传》载:“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子张居陈”,“子夏居西河”,“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耗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门,为王者师”。不仅是子张、子夏,且老子、庄子、墨子、李斯等人也都在中原从事私学教育。以致战国时中原私学林立,培养了许多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才。如《吕氏春秋?当染》所言:孔、墨之弟子徒?俪?M天下“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钳制思想文化,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但私学并未被禁绝,一批儒者隐匿民间,以私学的形式继续传授其学说。秦末陈涉起义,不少儒生纷往投奔,“秦始皇兼天下,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矣。陈涉(今河南方城东人)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表明在秦末战乱之际,中原一带私人讲学之风仍然在继续。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代“禁私学”的教训,认识到社会政治生活,包括民间的学术活动在内,是不可能用简单禁止的手段加以控制的。控制思想意识只能通过引导的方法,关键是要注重实质内容,而无需在形式上过多计较。因此,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对私学采取了宽容乃至鼓励的政策,所以西汉初年的私人教学不仅有黄老派,还有儒、法、刑名、律历等私人传授。中原作为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许多人在私学教育方面成绩十分突出。如文帝时的著名教育家贾谊(河南洛阳人)就受业于河南太守、上蔡的吴公,十八岁能诵《诗》、《书》,即“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后被吴公推荐给文帝,文帝召为博士,是西汉前期儒术私学的典型代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据《汉书?爰盎晁错传》所载,颖川(今河南禹州)学者晁错随伏生受《尚书》,而后又随轵(今河南济源东南轵城镇)人张恢生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所谓“刑名之学有轵张恢生,为晁错师”。可见,晁错在精通儒学的同时,又是刑名之学的代表。(《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成安(今河南临汝境内)人韩安国“尝受《韩子》、杂说于驺田生所”。可见他不但刑名之学闻名于世,而且受益多家私学,这较之官学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了。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黄霸,少学律令。阳武(今河南原阳)学者张苍,精通律历,“明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故汉家言律历者本张苍,苍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
西汉初年中原私学的发展,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承战国百家争鸣之遗续,显示出各学派之间相互吸收与融合的趋势。诸如黄老之学“因阴阳之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二是汉初的私家经学传授发端于齐鲁和赵燕两个地区,又以齐鲁最为集中和发达,作为经学教育向外扩散的主要辐射点,这显然是该地作为周、孔故里、礼乐之邦的文化背景所致。而后学术才逐渐传播到中原、关中及江淮、蜀地。
二、中原私学的大发展时期
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猛烈冲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思想,再次出现了“礼乐分崩,典文残落”的局面。更始三年(公元25年6月),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在?z(今河北省柏乡县)称帝。同年十月定都河南洛阳。东汉统治者为了加强政治思想统治,鼓励私学发展。
随着东汉社会日趋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加上官方的不断地鼓励,经学开始快速繁衍滋盛。博士之学也发生分化,“在野”的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学派之争渐趋激化。各派经师为了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争取政治上的地位,都要在私家传授上下功夫。而经学影响的日益扩大,有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