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股静脉置管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浅谈股静脉置管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摘要】 股静脉置管相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护士对血栓形成的正确认知、患者个体差异、护理健康教育、导管的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降低股静脉置管相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股静脉置管;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47
Brief discuss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ursing intervention for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related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CONG Wen-qing. Decontamination Center, Shandong Qingdao City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Qingdao 266033, China
【Abstract】 Occurrence of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related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Correct cognition of thrombosis by nurse, 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patients,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maintenance of catheter are all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erefore, implemen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provides active and effective effect in reducing incidence of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related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Key words】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股静脉置管术因其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股静脉置管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深静脉血栓、感染等, 而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栓的形成常与患者病情、置管护理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寻找股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以期尽可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延长导管的使用功能, 减轻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1. 1 认知因素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 BF)是细菌附着于人工材料和死腔表面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结构, 可在导管植入后短时间内形成。有学者发现导管植入24 h内即有细菌附着在导管内壁, 最终形成BF[1]。经过生长演变, BF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纤维蛋白鞘(fibrin sheath, FS), 通常沿穿刺点生长, 最终包裹导管尖端, 引发血栓, 堵塞导管,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管壁的损伤程度与血栓的形成亦密切相关。置管时的穿刺会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管壁血肿, 反复穿刺将导致血肿不断增大融合, 最终发展成为血管周围血肿, 是血栓形成的起点。另一方面, 股静脉导管的植入打破了机体纤溶系统的平衡, 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 促进了血栓的形成。一旦导管有纤维蛋白鞘和血栓形成, 会造成血流量的不足, 间接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最终导致股静脉置管失败。
1. 2 患者因素
1. 2. 1 高危人群 老年、长期卧床、有深静脉血栓病史、肥胖(体质量指数25 kg/m2)、纤维蛋白原异常、高黏滞综合征等患者均为DVT发生的高危人群。既往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不但增加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引起静脉血栓的风险增高, 其机制可能与某些血脂成分增加血液粘稠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2]。而长期卧床患者, 正常血液循环受到阻碍, 更是常见的DVT高危人群, 甚至可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而危及
文档评论(0)